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7-29 | 传化智联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94.78 | 0.96 | 1.63% | 169.23亿 | 1.8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5.74% | -5.74% | 15.80% | 15.80% | 3.57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4.95% | 14.95% | 3.58% | 3.58% | 9.0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3.19 | 5.75 | 97.88 | 1.10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8.36 | 29.93 | 53.30% | 0.26% | 3.7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1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62.94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50000-55000 | 报告期内,公司化学业务聚焦市场需求,优化营销策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物流业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优势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转让传化支付有限公司股权确认相关投资收益,以及回购浙江传化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所致。 |
参与机构 |
招商证券 |
调研详情 |
1、从公开信息了解到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有所布局,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在以公路港为中心的战略变革下,公司不断聚焦经营质量提升,同时围绕公路港"人、车、货、场"的生态场景,以"场景+科技"的创新模式探索并进一步挖掘公路港价值。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应用方面的重要路径,公司于5月29日与杭州高新科创、杭州市数据集团及杭州宇树机器人共同投资设立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公司,未来将基于公司数据资源和产业应用经验,与其他投资方共同发展具身智能业务,并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公司场景资源方面的应用,通过科技实现业务效率提升。 2、公司在AI智能方面还有哪些场景应用? 在AI大模型技术方面,通过集成DeepSeeK等大模型及本地化混合部署,开发传化小智,在专线智能报价、园区客户服务等场景应用,提升服务和决策效率;在 AI 硬件设备方面,围绕公路港内客户作业场景,已在部分公路港试点推行无人物流车配送,提升货物运转效率。 3、无人物流车是自购还是租赁的?效率会有多少提升?效益提升在财务报表上是否会有体现?是否会开展港外配送业务? 目前无人物流车主要基于公路港内相关业务探索应用场景,均为自购车,部分车型需要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定制。无人物流车在配送效率提升方面相对是比较显著的,例如在宁波公路港,通过无人物流车实现二层存储仓与一层专线档口之间的运输配送,实现"上仓下运"的场景落地,单趟作业时间从原先的20分钟降低至8分钟,单趟配送量最高可达原先的3倍,并解决了叉车倒行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后续将在杭州、金华、温州等地公路港陆续扩大试点。由于无人物流配送模式仍处于小范围试点探索阶段,经营效益提升暂时难以通过财报量化。港外配送涉及到路权限制的问题,目前在试点地区暂未开放,公司会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变化,进一步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4、公司化学业务是否还有成长空间? 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整体有所回暖,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经营策略驱动下,公司化学业务的发展空间将不断突破。功能化学品方面主要为纺织印染助剂和化纤油剂等产品,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已占据了行业头部市场份额,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客户基础,经营趋势稳健发展,未来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突破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化工新材料方面主要是丁二烯合成橡胶,下游客户主要为各大轮胎厂商,稀土顺丁橡胶国内市占率超 60%,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于去年完成了 12 万吨稀土顺丁橡胶新增产能上线。今年6月,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聚丁二烯橡胶等新材料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产能协同、资源共享和渠道整合,共同开拓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5、公司后续是否会有定增方面的融资计划? 目前公司整体的经营策略主要以聚焦经营为主,大额资本开支的需求相对较少,后续公司会根据实际经营需要综合考虑是否开展定增融资,如有相关计划公司将及时披露。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