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7-28 | 奥比中光 | - | 现场参观,券商策略会,路演活动,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9.97 | - | 290.32亿 | 2.7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05.63% | 105.63% | 184.48% | 184.48% | 12.6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2.12% | 42.12% | 12.65% | 12.65% | 0.8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8.49 | 35.35 | 101.30 | 22.1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69.68 | 46.11 | 10.13% | -0.08% | 0.2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31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世纪证券,新建创业,国投证券,新华资产,国君资管,景顺长城,信泰人寿,中邮基金,伟星资产,宝盈基金,宏利基金,国盛证券,阳光资产,中信建投基金,天弘基金,华夏久盈,红土创新,华安基金,银华基金,华泰柏瑞,平安基金,建信基金,中加基金,普莱仕,申万宏源,诺安基金,中金基金,海富通,花旗银行,民生加银,华商基金,国寿养老,原点资产,国信资管,昆仑磐什,泰康基金,长盛基金,建信养老,创金合信,长江养老,国寿安保,Marshall Wace,东方基金 |
调研详情 |
主要内容,"多项复杂学科交叉技术,在技术横向跨度上涵盖结构光、iToF、dToF、 双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1、公司聚焦"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战略,目前在机器人市场的布 局情况以及发展情况如何? 答: 公司的3D视觉传感器可以采集人、物和空间的3D信息,赋予各类终 端空间扫描拍摄、骨架/手势追踪捕捉、定位导航、三维重建等功能。随 着各类智能终端对感知功能的要求不断升级,各下游应用场景对3D视觉 的需求愈发强烈。 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逐渐由传统的自动化、机械式向智能化、自主 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传统类型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而具 身智能机器人在面对3D的物理世界时,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 功能,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公司自2015年起即在各类型机 器人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及业务拓展,目前下游机器人应用场景已覆盖商用 服务、养老康复、家庭护理、物流配送、农业智能化等。 公司长期深耕3D视觉感知领域,构建了涵盖结构光、iToF、激光雷 达等全技术路线的产品与方案矩阵。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各类AI端侧 硬件等前沿细分赛道,公司已确立显著的先发、技术及产品规模化优势。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生态协同,赋能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2、公司在各种类的机器人场景最新合作进展如何呢? 答: 依托全场景服务能力,公司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已达成极高的市场 占有率并积累了一批行业头部客户。截至目前,公司已与云迹科技、擎朗 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服务机器人客户建立长期 业务合作关系,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巡检、酒店/楼宇配送、商用清洁、 ROS教育等。在服务机器人产业智能化转型进程中,公司持续通过场景数" "据反哺技术迭代,构建"客户需求-场景验证-技术升级"的正向循环生 态。 在服务机器人基本盘稳健增长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培育机器人领域 的第二增长曲线——工业机器人场景。工业机器人通过适配3D视觉传感 器,可以实现精准测距、智能避障、物体识别及环境建模等核心能力,从 而高效执行分拣、搬运和排障等任务,极大地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目前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业务战略布局初见成效,产品/方案已应用于智 能工厂、仓储物流、智能巡检等场景。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深度相机(双目、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 纯视觉为目前主流的视觉感知方案选择。公司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 iToF深度相机及Gemini 335和336系列深度相机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对 标国际巨头,能够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 的需求。目前,公司已就相关产品/方案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达成合 作。 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内各项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亦密切关 注与各细分行业头部客户的潜在合作机会,不断提高在机器人等新兴场景 的市场占有率。 3、公司的产品涉不涉及黄仁勋提及的"物理AI"或"世界基础模型"? 在该领域有什么应用案例吗? 答: 据了解,物理AI的目标是让智能体可以理解真实世界的运行规律, 自主地感知、理解并执行复杂操作,从而进行有效交互;而世界基础模型 是理解现实世界动态(包括其物理和空间属性)的生成式 AI 模型。各类 AI端侧硬件通过学习,在理解现实环境物理特性的前提下,对运动以及 感知数据中的空间关系等动态进行表征和预测,实现自主交互。基于对物 理AI和世界基础模型的理解,NVIDIA已经推出多款工具类产品,用于智 能驾驶、机器人训练以及工业数字孪生的开发,如NVIDIA Cosmos、" ,"NVIDIA Omniverse、NVIDIA Isaac Sim等。 公司的3D视觉感知技术能够精准捕捉三维空间信息,结合自研算 法,为各类AI智能终端赋予环境感知、智能交互、动态导航等核心能 力。如在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团队发布的"空间智能"领域突破性成果 ——ReKep中,就使用了公司的Femto Bolt(iToF)深度相机,帮助ReKep 系统识别和定位场景中的物体及其关键点,为机器人动作优化和复杂交互 提供了关键的3D视觉数据支撑。 此外,作为NVIDIA全球产业数字化生态布局的合作伙伴之一,公司 持续与NVIDIA Omniverse生态深入融合,并将公司更多视觉生态产品融 入到NVIDIA平台中,如公司Gemini 3 35、Gemini 336系列双目3D相机, 已入驻NVIDIA Isaac Sim机器人仿真开发平台,并与NVIDIA Isaac Perceptor集成,方便全球机器人开发者开发、测试和仿真机器人3D视觉 系统,为国内外开发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开发环境和服务,助力更多机器人 及元宇宙创新应用的产业化落地。 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