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股份2025-07-2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飞龙股份2025-07-2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5-07-24 飞龙股份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电话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27.30 2.88 2.36% 97.25亿 5.1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6.61% -8.67% 35.48% 14.49% 9.48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5.52% 25.72% 9.48% 7.98% 5.52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2.62 12.21 89.07 7.19 0.0138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81.84 87.32 38.14% 0.01% 2.34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59亿 4.70亿 2025-06-30 - -
参与机构
国海电新,聆泽私募,东北汽车,中金公司电新,谦信私募,鹏华基金,永赢基金,国海汽车,域秀资管,汇丰晋信,兴业汽车,汇添富,东北计算机,建信基金,博时基金,富安达基金,上海证券,碧云资本,华龙证券,华杉投资,中信电新,致合资管,鑫焱创业,犁得尔私募,途灵资产,光大保德,国金电新,长城汽车,金恩投资,方正电新,浙江臻远,西部汽车,西部利得,信达汽车,万丰友方,开源汽车,星元资本,国信汽车,华西汽车,天风证券,长江证券资管,陆家嘴国际信托,中银资管,宝盈基金,长江汽车,工银瑞信,国盛通信,浙商大制造,浙商证券,呈瑞资管,广东正圆,华福电新,东吴汽车,睿亿投资,中信建投,玄卜投资,重阳资管,云门资管,源乘私募,天风电新,长信基金,易家资产,中金汽车,金库骐楷,恒健国际,环懿私募,中原证券,信达澳亚,梵星投资,古曲私募
调研详情
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谢国楼介绍公司情况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致力于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

公司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7年之前,公司着力汽车热管理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比如机械水泵、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壳体、电子泵系列产品、温控阀系列产品和热管理温控模块等,目前汽车水泵和涡壳两类产品已荣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同时大力开拓海外业务;第二个阶段是2017年至今,公司在发展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基础上,重点开拓液冷领域客户和市场,助力公司快速转型升级。

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上海、芜湖、内乡和西峡四个研发中心,其中上海和芜湖为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研发中心,着力开发电子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产品,拓展电磁阀、热管理集成模块等产品。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已批产国内外客户200余家,服务全球超300个工厂基地。

二、子公司郑州飞龙总经理孙凯介绍公司情况

郑州飞龙成立于2013年,现有员工330余人,资产总额5亿元。目前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装配线超20条,注塑机超20台,具备年产100万只电子水泵、200万只温控阀及50万只集成模块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全面助力飞龙新能源跑出加速度,实现弯道超车,加入快车道。

三、子公司航逸科技总经理向晓东介绍公司情况

航逸科技位于安徽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25年7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领域的非车用液冷泵研发、生产与销售,聚焦IDC液冷循环泵核心产品,提供覆盖16W—22kW功率范围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模块化侧挂式(SideCar)、机架内(InRack)及行级(InRow)冷板液冷泵。公司致力于成为IDC液冷循环泵技术创新引领者,并立志发展为全球IDC液冷泵领域核心供应商。

四、投资者互动问题解答

1、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原材料价格相对平稳;二、优化产品结构;三、加强内外部管理,公司实施价值分析及价值工程(VA/VE),通过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能、监控原材料市场价格动态,挖潜增效,系统性降低产品综合成本,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2、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海外部分客户部分项目生命周期到期,新项目尚在起量,预计后期将会改善;二、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3月份和4月份海外市场订单出现短期减少,目前开始逐步恢复;三、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加剧,上下游供应商普遍面临降价压力。

3、公司2025年下半年经营预期如何?

回复:根据目前在手订单来看,公司2025年下半年营收预计会好转,主要驱动力有以下三点:一、海外新项目逐步起量;二、部分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订单增长;三、公司液冷领域产品也将逐步上量。

4、目前公司集成模块产品有哪些客户?

回复:目前公司集成模块产品部分客户项目已经量产,主要客户有奇瑞、南京汽车、理想、吉利、岚图、上汽等。

5、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回复:公司是一家多场景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IDC)液冷、人工智能液冷;机器人;低空经济、5G基站与通信设备;充电桩液冷;氢能液冷;风能太阳能储能液冷;电力设备;现代化农业器械、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等众多前沿领域。

从技术理论角度来看,公司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需要热管理的场景领域,公司将持续拓展相关应用范围。

6、公司液冷领域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回复:目前公司民用领域坚持独立开发,根据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专项产品适配,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确保产品低耗能、寿命长、重量轻、可操作性强等特性,更好地贴合客户需求。

7、公司服务器液冷领域客户有哪些?

回复:目前公司已与HP项目、亚浩电子、深圳兴奇宏、申菱环境、英维克、高澜股份、宝德、热传科技、云创智达、海悟、万邦数字、广州远地、瑞皇電子、阿科岚德、讯强电子、上海新朋、三快在线(美团)、宝格电子、江苏菉康、比赫电气、英飞源、曙光数创、广运、台达电子、维谛、新华三、超聚变、飞荣达、施耐德、奕信通、深向科技、联想等40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部分客户项目已实现量产。

8、公司服务器液冷领域发展方向是什么?

回复:公司聚焦客户需求与项目研发,以提升效率为导向,积极推广并迭代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致力于提供更高效、更集成的液冷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器液冷产品的适配性与市场竞争力。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正通过台湾客户向海外服务器液冷市场拓展。

9、公司机器人领域业务如何布局?

回复:机器人领域是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公司依托现有汽车领域优质客户资源及业务协同,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规划了两条并行互补的发展路径:

(1)核心零部件延伸:发挥公司在电机、控制器等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庞大优质客户资源优势,加速向机器人产业拓展,提供核心零部件。同时紧密追踪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逐步延伸至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

(2)液冷方案布局:针对机器人关节等部位日益增长的液冷散热需求,依托公司在电子泵、温控阀及集成模块等新能源热管理产品上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液冷市场。

凭借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的合作研发。

10、公司如何应对美国关税对公司的影响?

回复:在当前中美贸易环境下,公司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风险:

(1)全力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进度,适时调整产能布局,将影响较大的出口业务尽快转移到泰国生产;

(2)深化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全球产能配置和销售网络建设,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速和客户谈判,协商承担。公司结合客户的信用和需求量等因素,与客户商谈承担或共同分担。

11、公司泰国工厂建设进度如何?产能大概多少?

回复: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盛大开业,成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首个海外智慧工厂。待全线投产后,预计将形成年产150万只涡壳、100万只排气歧管、50万只机械水泵、100万只电子水泵的生产能力。

该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将成为公司实现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支点。一方面,公司将依托泰国生产基地,辐射东南亚,拓展全球业务;另一方面,通过将部分出口业务转移至泰国生产,可有效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承接北美订单转移,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有效对冲地缘政治波动风险,降低中美经贸关系波动带来的潜在影响。

12、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是什么?

回复: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战略远景,公司构建了清晰的增长曲线矩阵:

(1)稳固车端热管理业务基本盘;以电子泵及智能温控阀系列为核心,向热管理集成模块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2)以龙泰汽车部件(泰国)有限公司为桥头堡,拓展东南亚、中亚等海外客户资源,深化全球化市场布局;

(3)拓展热管理技术新兴应用领域;将热管理技术应用场景从汽车延伸至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IDC)液冷、人工智能、充电桩液冷、5G基站与通信设备、氢能液冷、风能太阳能储能液冷、电力设备、现代化农业器械、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及低空经济等高科技领域。该曲线已进入逐步批量供货阶段;

(4)推进热管理技术与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深度融合,加速布局相关领域市场,打造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长期增长引擎。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