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7-09 | 泰和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45.50 | 2.00 | 0.79% | 48.75亿 | 3.6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5.53% | 25.53% | -32.07% | -32.07% | 4.3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1.90% | 11.90% | 4.35% | 4.35% | 0.7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81 | 6.23 | 95.57 | 23.3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2.85 | 41.68 | 24.35% | 0.33亿 |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23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05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5500-6000 | 在全球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销售策略,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等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还助力客户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公司与客户的互利共赢,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139,159.69万元,同比增长27.68%,总销量65.43万吨,同比增长74.45%。其中,水处理剂销量17.82万吨,同比增长19.94%;氯碱销量47.60万吨,同比增长110.23%。公司产品销量增长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进而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计提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费用1,691.03万元。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1,700万元。 |
参与机构 |
西部证券 |
调研详情 |
本次调研不涉及应披露的重大信息。 调研问题回复: 1、公司的连续化生产是指?它的优势是什么? 回复:连续化生产是指通过连续化、成套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设备及工艺,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并非24 小时不停工生产。间歇式生产是指间歇性投料,生产完毕后,将釜内物料放出,再投下一釜进行生产。相比间歇式生产,连续化生产的优势是安全、投资小、产品质量稳定、用人少。目前泰和科技的生产车间已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无人化生产。 2、公司自产上游原料三氯化磷,产能规模如何?公司自产三氯化磷的优势是什么? 回复:目前泰和科技自产的上游原料三氯化磷年产能为24万吨。泰和科技自产三氯化磷技术优势明显,投资小、生产费用低,能降低下游含磷产品的成本。 3、请问公司聚醚醚酮(PEEK)、聚芳醚腈(PEN)、聚苯硫醚(PPS)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回复:泰和科技"聚醚醚酮(PEEK)合成中试研究"、"聚芳醚腈(PEN)中试合成工艺研究"、"聚苯硫醚(PPS)中试工艺研究"项目目前均处于中试阶段,其中,聚醚醚酮(PEEK)已经开始送样。 4、公司有多少研发人员?硫化锂项目团队背景是怎样的? 回复:目前泰和科技研发人员约 150 人,不包含分析、设计、工艺和工程技术人员。硫化锂项目的成员全部是从院校招聘、公司自主培养的专业人才,没有借助任何外援。 5、请介绍下脑生物反馈装置? 回复:泰和科技仪器设备项目组自主研发的脑波生物反馈装置,主要是做阿尔法波、西塔波的训练使用,辅助冥想。现有的头戴式装置往往是事后看分值,过程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市场销量较高,但是使用率不高,泰和科技研发的个人款装置能实时反馈冥想状态,便于使用者随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状态。电脑版的可以作为集体训练和辅助治疗用。 6、公司的激励机制如何? 回复:泰和科技每位高管都有相对应的考核指标,跟经营相关的有经营指标,自身工作相关的有相应指标,年终会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年终奖评定考核;业务人员薪酬是由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构成,年终奖金是根据业务人员市场开拓情况等决定;其他人员几乎都是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年终奖金是根据全年对泰和科技的贡献决定。 7、未来2-3年的盈利增长点来自哪些? 回复:主要是水处理药剂、电子化学品(包括各种高纯物、螯合剂、分散剂、光刻胶用树脂)、新材料、电池材料(包括钠电的正负极、固态电解质的原料硫化锂以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合成生物等,以及在建的和拟建的项目等等。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