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5-29 | 永太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4.56 | - | 123.73亿 | 3.8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8.99% | 28.99% | -45.77% | -45.77% | 1.2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8.34% | 18.34% | 1.21% | 1.21% | 1.9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14 | 15.50 | 102.60 | 0.57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09.82 | 104.92 | 73.89% | 0.76% | 0.5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5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7.95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5663-6418 | 报告期内,内蒙古永太、永太新能源、永太高新等子公司已投产的产能持续爬坡,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驱动植保、锂电两大板块产销规模同比稳步增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约3,6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及其他收益。 |
参与机构 |
榕泉资本,国泰基金,华福证券,山西证券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制造商,是行业内少数几家横跨无机及有机氟化工行业的企业。以含氟技术为核心,公司已经覆盖的业务包括新型材料(新能源锂电及氟化液材料)、医药、植物保护及贸易业务等,且在上述行业公司均以丰富的产品类型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 公司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区布局了多个生产基地,现有、在建及拟建产能足以支撑公司未来核心业务的增长,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及产品储备,亦能灵活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二、公司业绩经营情况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58,939.78万元,同比增长11.18%,扣非后净利润虽仍处于亏损区间,但亏损额度已同比收窄36.26%,经营质量向好发展。其中锂电材料板块业务业绩改善明显,毛利率同比回升23.07 个百分点;植物保护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79%,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医药板块业务虽然受部分原研药到期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但降幅较小。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995.9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75万元。未来,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新业务市场推广、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大研发投入等,持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就部分问题进行了交流 1、公司锂电材料产品的盈利情况如何? 锂电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供需关系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公司电解液产销量呈现增长态势,市场表现稳健提升,公司正在积极扩增市场份额,在该板块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回升。 2、公司如何看待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走势? 从供需结构来看,一方面,六氟磷酸锂行业供给端逐渐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新增产能释放相对理性;另一方面,下游动力及储能领域需求保持稳健增长,供需平衡不断优化,这将对六氟磷酸锂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工艺改进、产业链整合等方式降低成本,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 3、公司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目前的产能情况怎么样,成本如何? 公司液态双氟已投产67,000吨/年的产能,当前产能利用率正在稳步提升。在工艺优化和降本措施的推动下,双氟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公司对锂电池材料板块的布局包括横向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的业务布局,涵盖了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多种产品。相对完善的电解液产品矩阵将有利于现有客户对所需的各类产品进行集中定购并吸引新客户进行产品采购。公司构建了从锂矿资源到电解液的产业链布局,通过垂直一体化优势实现成本优化与原料供应稳定,显著提升锂电材料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5、公司锂电材料产品的下游客户有哪些? 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品优势,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未来,公司计划在国内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进一步布局,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出口,不断提升在全球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6、公司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主要是什么,应用场景有哪些? 公司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以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作为新型有机锂盐补锂剂,具备191mAh/g的高理论比容量与3.8V低分解电压,可在电池化成过程中充分分解。该技术适用于电解液补锂、正极补锂和电池修复等多场景,且无需改造现有产线,工艺简便、成本可控。 7、公司中长时锂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目前的进程如何?目前该项目处于初期阶段,公司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协同和资源整合,推动项目技术成熟度持续提升。同时依托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的客户资源和渠道优势开展前瞻性市场布局,为开拓锂电池材料领域战略增长提供核心动能,筑牢公司可持续发展根基。 8、公司氟化液产品的应用领域? 公司目前在液冷行业布局的氟化液产品涵盖了相变式浸没液冷和单相式浸没液冷两大应用方向。公司生产的电子氟化液具有环保、节能、安全、降噪等特点,不含“永久化学品”PFOS、PFOA,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绝缘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性能,可以适用于半导体制造、浸没式数据中心冷却、储能热管理和芯片封装等细分场景。 9、公司氟化液项目的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条件,已有小部分订单,在公司业务中占比相对较小。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积极开展产品的市场推广,努力拓展该业务,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10、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是什么?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将由锂电材料业务的持续拓展、医药业务的稳定增长、植保业务的市场拓展、氟化液等新业务的增长潜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产业链整合和协同效应、全球市场拓展和客户合作深化以及成本控制和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