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5-13 | 德明利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交流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32.05 | 8.35 | 0.24% | 199.50亿 | 6.3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54.41% | 54.41% | -135.34% | -135.34% | -5.5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5.85% | 5.85% | -5.52% | -5.52% | 0.7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12 | 7.29 | 107.90 | 0.6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37.20 | 34.95 | 65.85% | -0.42% | -0.6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0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36.69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12000~-8000 | 1、报告期内,受存储原厂产能调整及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影响,存储芯片市场供需结构改善,推动整体价格回升,叠加公司积极拓展企业级存储、嵌入式存储等业务,经营规模大幅提升。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5.48亿元至29.4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86.67%,环比增幅超过103.51%。2、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主要受行业周期波动、市场需求结构性调整及阶段性成本压力影响。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公司期间费用持续增加。其中,为配合战略客户业务拓展及完善产品布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力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约为13,000万元,上年同期为8,664.06万元,同比增幅高达50%。3、预计2025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450万元,上年同期为1,767.15万元。4、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导致报告期内发生股份支付费用约2,490.94万元,上年同期为2,107.62万元。5、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研发技术创新以及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形成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与服务体系,成功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向“硬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升级,实现在企业级存储、嵌入式存储等领域的快速突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申万宏源,诺安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长江自营,招商资管,中泰证券,前海开源,广东云杉长青,浙商资管,宝盈基金,玄元投资,银河基金,广发资管,华泰证券,南方基金,国信证券,易方达,银华基金,平安基金,信达澳亚,博时基金 |
调研详情 |
问:公司怎么看待后续存储周期趋势?企业级与消费级存储产品周期是否存在差异? 答:存储行业正在供需结构优化、技术创新驱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入供需平衡改善与价值回升的良性通道。自 2024 年底,存储原厂持续推动优化产能布局,减少、停产部分成熟产品,叠加 AI 应用加速企业级存储需求与消费终端产品升级换代,下游库存有序去化,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存储价格在 2025 年一季度趋于稳定,并在 3 月底逐步回暖,预计全年有望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企业级与消费级存储产品整体走势趋同,企业级存储产品周期波动较为平缓,但因具体应用领域技术发展、客户群体存在一定差异,在特定时期呈现结构性分化,例如近年来企业级存储需求受益于 AI 算力、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公司始终聚焦存储主业,通过自研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及全栈解决方案构建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级存储领域已实现产品验证突破并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体系,同时积极布局工业控制、AI 智能终端等新兴场景,持续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矩阵。 问:企业级业务与客户具体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答:公司企业级业务定位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服务商,以公司在存储领域的技术与供应链积累,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专业、高效、稳定可控的全栈服务,具体合作内容包括产品主控芯片定制、固件方案开发、供应链综合管理等。 问:企业级产品在各方面都要求更高,公司是如何实现快速破局的? 答:企业级产品研发是技术密集型任务,而国内企业级存储人才稀缺,公司前期持续吸纳优秀人才,搭建成熟研发与业务团队,截止 2024年底,公司企业级团队规模已超百人。同时,公司企业级业务开展始终聚焦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从具体细分产品出发,结合定制化开发能力,保障产品的高性能、高稳定性。此外,公司还重视产品测试环节与供应链管理,建设高规格的自有企业级产品测试线,聚焦客户对产品可靠、供应稳定的核心诉求,最终实现公司企业级业务的顺利拓展。 问:嵌入式 2024 年增速,未来拓展方向包括哪些? 答: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在嵌入式存储业务发力,通过组建优秀嵌入式团队,推出了 eMMC、UFS、LPDDR 等产品,经过长期技术攻关,多项产品已完成主流客户认证导入,推动嵌入式存储产品销售规模提升。公司未来将持续研发创新嵌入式产品,加快向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以及工控、安防、通信、电力等领域拓展。 问:公司 SSD 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公司固态硬盘业务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矩阵,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并依托行业国产化趋势与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市场空间,具体包括消费级的 PCIe5. 0、PCIe4.0产品、企业级 SSD产品、工业级 SSD产品,相关产品的持续拓展持续推动SSD 销售规模增长。 问:公司目前的库存策略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库存整体保持中性策略,供应链交付中心根据前端业务反馈,结合市场价格制定采购计划,提升库存周转。随着业务规模增长、产品线不断拓展,公司不断调整、优化库存结构,适当增加了包括企业级颗粒、优质闪存颗粒、内存颗粒的采购,保障新客户、新业务、新产品的良好发展势头。 问:公司员工人数快速增长,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与经营效率? 答:公司在业务规模扩张过程中始终聚焦经营效率优化,截至 2024年底公司员工总数 846人,持续保持较高人效比。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技术平台的复用能力,结合组织架构动态优化与数字化工具深度应用等措施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更好地释放规模效应。同时公司将秉承"技术驱动"策略,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较好的定制类业务、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确保人员扩张与经营效率实现长期均衡发展。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