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5 | 东富龙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59.45 | 1.14 | 2.05% | 88.91亿 | 1.0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58% | 2.58% | -68.87% | -68.87% | 1.47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4.45% | 24.45% | 1.47% | 1.47% | 2.7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67 | 18.28 | 99.43 | 275.5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79.91 | 125.63 | 38.09% | -259.46% | 0.0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4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28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18500-235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系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放缓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度,对制药装备的需求出现阶段性下滑的情况;制药企业加强研发成本和产能建设成本控制,导致制药装备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为加强对优质客户群体的渗透和业务紧密度,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适配调整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的情况。综合上述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8,500万元-23,500万元,较上年同期预计下降60.85%—69.18%。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8,000万元左右。 |
参与机构 |
Fidelity,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粤凯医健股权基金,弘毅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仙人掌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西部证券,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银投资,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morgan,上海喜世润投资有限公司,紫阁投资,贝莱德,上海新伯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吴证券研究所,鼎诚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进门财经,银河证券,Valliance 璞林资本,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慎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萧山泽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心谷创新资本投资管理公司,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新融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百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邮证券,广州宣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茂典资产,天风证券,国盛证券,中信建投资管,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研究所,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青骊投资,上海自然拾贝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山西证券,东吴证券,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证券,珠海尚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戴**,谭**,巴沃资本,海南绿山投资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科投资,太朴持信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君和资本,西安瀑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1、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答: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0亿元(国内收入38.03亿元,占比75.90%;国际收入12.07亿元,占比24.10%),较上年同期下降1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66%;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1.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84%。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87%;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0.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40%。 2、公司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以及公司产品布局计划。 答:伴随药物形式的持续变化(从传统的小分子化药、到生物大分子、细胞药物、核酸药物等),药物的生产制造方式也在持续发生变化。从药物市场规模看,药物创新依旧生物医药企业的主旋律,如基因和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偶联物(ADC)、RNA疗法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发活动和技术管线持续扩展,给制药装备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围绕“M+E+C”的业务模式(“M”即“Machinery”——设备,“E”即“Engineering”——工程,“C”即“Consumable”——耗材),通过内研和外延的方式补齐、补强产品链,为客户提供设备+耗材+工程一体化的智能解决方案,提供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平台型一体化供应商。 3、请公司解读毛利率降低的原因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变化趋势。 答:公司紧密跟踪下游客户的行业政策,创新药企业受融资问题资金压力紧张,放缓了固定资产等重大资本项目投资进度,对制药装备的需求出现阶段性下滑的情况;传统药企受集采政策影响,加强研发成本和产能建设成本控制,导致制药装备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呈现下滑的情况。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强与优质客户的紧密度,抢占优质订单。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新兴市场,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及营业收入,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 4、请问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 答:公司目前直接出口美国产品的收入占比极低,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影响极小。同时,公司也关注到实现对部分进口设备、仪器及耗材国产替代的机会,公司将加强与下游客户的粘性,主动推介公司的优势产品,陪伴客户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互惠共赢。 5、请公司介绍应收账款增加的原因及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 答: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主要系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客户存在资金压力,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支付,导致应收账款有所增加,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达成还款计划,加快应收款的回收。资产减值损失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对资产质量一直很关注,在会计准则的框架要求下,采用了行业里较高的测试标准并严格计提资产减值,来保证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和可变现性。 6、请公司介绍未来海外市场拓展计划。 答:公司的发展战略“系统化、国际化、数智化”,在国内制药装备行业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必须坚定国际化路线,扩大全球营销区域,全面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及营业收入:一方面继续深耕现有存量市场较高的海外市场,以优质、高效的产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订单分析,在特定国家或区域采取专门的产品营销策略,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及欧美日韩高端市场。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