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3-13 | 和顺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2.23 | 0.27% | 29.49亿 | 15.4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7.14% | 27.14% | -805.43% | -805.43% | -7.1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8.30% | 8.30% | -7.10% | -7.10% | 0.1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87 | 9.76 | 110.26 | 6.40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52.39 | 59.68 | 17.48% | -0.02% | -0.11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08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诺安基金,国君资管,长江证券,圆信永丰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概括介绍环节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生产多种规格、多种型号及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其他领域。 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大力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不断扩大公司产品系列及应用领域。此外,公司持续进行新材料领域的探索,布局了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领域的项目,以期提高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公司建设碳纤维的项目有什么战略方面的考量? 碳纤维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中,国家鼓励支持其发展。公司建设碳纤维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此外,碳纤维项目属于高端新材料产业,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提升是战略方向,该项目有助于公司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2、请问国补相关政策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近期“国补”政策将补贴范围拓展至手机、平板等3C产品,于公司而言,是重要的行业动态更新。从市场层面来看,该政策可有效刺激消费需求,为行业注入活力。公司产品所处的行业有望因此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公司业务的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公司也将积极把握这一机会,持续优化产品矩阵,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3、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一)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优势 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经过多年积累,现已掌握诸如双向拉伸有色薄膜制造技术、有色薄膜配方技术、多功能窗膜基膜制造技术、阻燃聚酯膜制造技术及PET薄膜改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公司持续进行光学膜基膜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优势。除自主研发以外,公司还积极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公司新产品研发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设备改造优化能力 公司拥有较强的设备更新改造能力。由于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差异化、功能性的聚酯薄膜产品,除普通膜产品外,还可生产多种功能膜产品,因此公司在购置设备时,会综合自身生产条件、工艺特点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等因素定制采购,对购买的生产线进行多个环节的技术改造,除使设备更适合公司生产差异化聚酯薄膜产品的工艺需求外,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小批量生产,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三)独特的工艺及配方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掌握多项聚酯薄膜材料的先进工艺和独特配方。既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生产不同颜色、规格及功能的聚酯薄膜产品,又可以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持续迭代的市场需求。 (四)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已形成了以“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公司拟进一步扩大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下游客户联动,重点研发技术含量较高、盈利空间大的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以替代进口为发展方向,提高市场竞争力。 4、截至目前碳纤维项目进展? 该项目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