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2-27 | 南网能源 | - | 招商证券策略会,现场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2.61 | 0.13% | 175.00亿 | 0.5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0.35% | 20.35% | 1.65% | 1.65% | 15.1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4.67% | 34.67% | 15.16% | 15.16% | 2.4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6 | 6.35 | 85.79 | 0.87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14 | 366.90 | 64.60% | 0.39% | 1.8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77.56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参加招商证券策略会的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1.请问公司主营业务由哪几块构成?实现收入占比情况大概是怎样的? 答: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工业节能服务业务、建筑节能服务业务、城市照明节能服务、综合资源利用业务。其中工业节能服务业务实现收入占比约50%,建筑节能服务业务实现收入占比约30%。 2.请问公司参股设立的基金规模有多少?具体投向哪些项目? 答:公司参股设立的南网战新基金总规模50亿元(具体以备案金额为准),首期认缴规模20亿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1亿元,占基金首期认缴规模的5.00%。该基金主要投资包括新能源、数字电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3.请问新能源入市对公司的影响有哪些?公司有什么应对措施? 答:对于《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的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对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公司存量项目短期内电价仍与各省现行电价衔接,暂未造成较大影响,并且公司在运的400多个节能降碳项目平均消纳率较高,由用户消纳部分电量的电价暂不受《通知》影响。二是《通知》明确增量项目的机制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新开发的新能源项目面临上网电价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拟投资的高消纳率项目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受上网电价下降收益率降低,对公司项目成本管控的要求更高。 下一步公司将密切关注各地出台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为了规避电价波动风险,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策略,加强投资项目审核,适时调整资产持有策略,重点布局南网区域、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国家中心城市等投资经济环境较好用电负荷较高的客户实施新能源项目。此外还将积极主动提升交易能力,做好“交易全周期发电预测”,建立适应新能源高波动特性的高频交易能力。 4.生物质项目计提资产减值金额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聘请专业评估机构,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开展资产减值测试工作。本次计提资产减值的原因,一是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根据生物质项目可再能源补贴核查结果,对被核减的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确认减值损失,公司对生物质资产预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公司生物质项目受燃料价格、现金流短缺、项目转型条件受限等因素综合影响,近几年持续亏损,阳山和昌菱项目出现到期不能清偿债务情况,生物质项目资产出现明显减值迹象。本次资产减值测试采用重置成本法估算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土地使用权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测算,符合实际资产减值情况。 5.2024年公司生物质项目计提资产减值金额较大,请问后续是否还可能会面临一次更大幅度的资产减值? 答:阳山和昌菱项目在2024年12月提起破产申请,公司目前已结合破产方案计提了充足的减值准备;藤县和赤水项目项目机组状态较好,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将加大资源投入,加强项目管控,锁定项目运行边界条件,力争在持续运营的情况下大幅减亏。初步预计2025年藤县和赤水项目将不会继续计提大额资产减值,但具体减值情况还需根据具体公司的情况和市场环境来判断。 6.公司在2025年战略计划中提到要业务结构由“投资持有为主”向“投资持有+高端服务”并重转变,请问公司进行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随着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以及经济发展对能源低碳高效、智慧、经济的要求愈发迫切,以低碳化、数字化、服务型为特征,以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为形态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空间巨大,“第五能源”节能服务市场需求旺盛,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前景十分广阔。同时,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形势及国家能源电力政策的变化,重资产投资持有型业务风险被放大,且单一“投资持有”模式存在资产规模扩大与市场估值可能下降矛盾,业务模式向“投资持有+高端服务”并重转变,成为风险防控和市值管理下的必然选择。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