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力2025-02-1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绿色动力2025-02-1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5-02-11 绿色动力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6.91 1.26 3.52% 98.94亿 2.07%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2.90% 2.90% 33.21% 33.21% 23.60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49.21% 49.21% 23.60% 23.60% 4.0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04 6.56 74.42 0.71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91.50 279.68 60.35% 0.29% 3.36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15.32亿 2025-03-31 - -
参与机构
中邮证券,西部利得基金,三峡资本,锐方私募,长江证券,山西证券自营,招商证券自营,华泰柏瑞基金,建信投资,华安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创金合信基金,招银理财,平安基金
调研详情
1、从全年经营数据来看,公司2024年供汽量增长较快,发电量及上网电量增速高于垃圾进厂量增速,说明公司的经营质量有所提升,请问公司为此实施了哪些措施?

答:公司注重运营项目的提质增效,通过改善垃圾结构、强化精细化管理、应用新工艺等方式,提高吨垃圾发电量,降低自用电比例,以持续提升项目运营效率。

2、公司的国补结算情况如何,化债对垃圾处理费的回款有无产生积极影响?

答:国补回款暂未常态化,2024年国补回款情况总体好于2023年。国家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将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总体有利于垃圾处理费应收账款的结算。

3、公司的应收账款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中垃圾处理费占比约为47%,国补占比约为39%,剩余部分主要为基础电费。

4、公司未来资本开支的变化趋势如何?

答: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约4亿元,主要是2023年以及2024年年初完工项目的尾款支付。若无新项目开工或并购支出,公司未来资本开支将继续降低。

5、对于国补到期的项目,公司如何弥补项目国补退坡的影响?

答:公司主要通过拓展供汽业务、开展绿证交易、实施技改提升发电效率、采用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与主管部门协商提升垃圾处理费价格等方式应对国补退坡带来的影响。公司目前只有常州项目国补已到期。

6、公司目前有多少供热供汽项目?如果开展供汽业务需要进行哪些改造?

答:2024年公司有10个项目已签署供热供汽协议,有9个项目实际开展供热供汽业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展供热供汽业务涉及的改造并不多,主要是新增供汽管网。管网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投资建设方案。

7、根据公司可转债跟踪评级报告,公司2023年平均垃圾处理费较2022年有所下降,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主要是公司处理的垃圾结构变化导致,大部分陈腐垃圾处理无垃圾处理费。

8、公司对于筹建项目是如何规划的?

答:公司会根据项目所在地垃圾量等情况,稳妥推进筹建项目前期工作。

9、公司是否考虑参与县域小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答:县域小型垃圾焚烧发电盈利模式及工艺流程与中大型垃圾焚烧项目有一定差异,公司已开发100-200吨小型垃圾焚烧炉技术,目前主要以技术服务方式参与此类项目,后续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与政策变化,把握市场机遇。

10、公司对并购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公司对并购一直持开放态度,并购是公司做大做强垃圾焚烧发电主业的重要路径,公司将继续积极寻求并购优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或平台公司。

11、公司是否考虑下修可转债转股价格?

答:公司将努力通过提升业绩,稳定分红预期,提振股价,促进可转债投资者转股,暂时没有下修转股价格的计划。

12、公司已发布未来三年分红回报规划,请问公司未来分红是否有超越规划预期的可能?

答:公司高度重视对股东的现金回报,公司发布的现金分红回报规划是公司对广大投资者的郑重承诺,明确了公司未来三年分红比例的下限。未来公司将根据经营业绩、现金流以及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确定当年具体的分红比例,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

13、公司有没有出海计划?

答:公司一直有关注海外市场。2024年11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参与马来西亚垃圾焚烧发电EPC项目投标的议案,公司拟与具有海外经验的央企合作,组成联合体投标此项目。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