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1-06 | 温氏股份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9.12 | 2.69 | 1.46% | 1136.49亿 | 0.6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1.34% | 11.34% | 261.92% | 261.92% | 8.5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4.29% | 14.29% | 8.53% | 8.53% | 34.7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90 | 4.57 | 91.99 | 1.72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84.29 | 2.03 | 51.45% | 0.09% | 23.06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49.87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兴业证券,国海证券,恒盈资本,泓澄投资,中泰证券,广发证券,诚盛投资,西部证券,德邦证券,财信证券自营,中欧基金,中信建投证券,建信基金,混沌投资,睿郡资产,华鑫证券,复星保德信基金,豪山资产,东海证券资管,和铭资产,中信证券,朱雀基金,HGNH International,恒健远志投资,合撰资产,金信基金,国信证券自营,太平洋保险,巨杉资产,汇丰前海证券,光大证券,嘉世基金,中国人寿资产,泉果基金,荷荷基金,华泰资产,华泰柏瑞基金,兆信资产,瞰道资产,中国人保资管,平安银行,东方证券资管,安信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浙商证券,天治基金,大家资产,晟盟资管,循远资管,BlackRock Asset,华夏基金,景诚实业,拾贝投资,国投瑞银基金,中国人寿养老保险,明河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玄甲基金,中泰证券自营,西部利得基金,富国基金,杭银理财,西南证券,中航信托,首创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永赢基金,Neo-Criterion Capital,华安证券,Elephas Global Fund,太平基金,景顺基金,广汇缘资产,华源证券,东北证券,建信信托,博时基金,富安达基金,东方马拉松投资,华龙证券,观富资产,华宝信托,平安养老保险,海通证券,东兴证券,兴证证券资产,顶天投资,华美国际投资,太平洋证券,泽安基金,凯昇资本,金鹰基金,国联证券,Millennium Capital,银河证券,国金证券,朔商资本,金恩投资,华西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国投证券,中邮证券,华能贵诚信托,明达资产,Prudence Investment,上海国际信托,国泰基金,野村证券,华创证券,瑞银证券,天风证券,汇蠡投资,圆信永丰基金,珩生资管,长江证券,麦格理证券,国盛证券,国信证券,汉和汉华资本,平安证券,颀臻资产,开源证券自营,汇丰晋信基金,成泉资本,招商证券,阿杏投资,浙商基金,中金公司,华福证券,华泰保兴基金,华泰证券,广发基金,Cephei Capital,HSBC Global Asset,开源证券,Mars Asset,申万川投,Goldman Sachs,盈峰资本,华夏久盈资产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介绍 (一)业绩情况 2024年,公司主产品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0-95亿元。分业务来看,得益于公司养猪成本持续下降、销售规模增长、价格上升等因素,公司猪业实现盈利82-84亿元。尽管养鸡业务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但公司养殖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公司鸡业实现盈利21-23亿元。其他如养鸭、动保、投资和农牧设备等业务发展较好,均实现盈利,合计盈利4-5亿元。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归母净利润均已充分考虑年底财产清查损益、结果奖金和股权激励费用计提、猪业合作共享激励(一次性)等特殊事项。该等事项已按照各单位所属分别归集入各业务单位利润。 (二)畜禽产量 2024年全年,公司猪鸡销售量创历史新高。公司累计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3018万头,外销仔猪114万头,连续三年实现生猪销售年度奋斗目标。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销售12.08亿只,其中鲜品销售1.7亿只,同比增加12%,预制菜(熟食)近140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近5100万只。 (三)主要产业情况 1.猪业 四季度,公司继续强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疫病防控效果处于2021年以来最优水平,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同时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等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较大幅度下降。 截至年末,公司能繁母猪约174万头,后备母猪较为充足。第四季度,公司猪苗生产成本控制在300元/头以内,肉猪上市率提升至93%以上。 年内,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养猪成本控制较为理想。第四季度,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7元/斤。与三季度同口径相比,在不考虑年底特殊事项影响的基础上,四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7元/斤左右,季度环比下降0.2元/斤。2024年全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7.2元/斤,同比下降约1.2元/斤,实现公司制定的年度奋斗目标。同时,公司肉猪售价一般比同行较高。综上,当前公司单头盈利水平在行业中优势有所提升。 为满足未来出栏规划,公司多措并举增加养殖资源。截至目前,公司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已提升至3800万头以上。公司初步制定2025年肉猪(含毛猪和鲜品)销售目标约3300-3500万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6.5元/斤。 2.禽业 2024年,尽管肉鸡销售价格同比略降,但公司鸡业生产持续保持高水平稳定,肉鸡销售数量同比增长,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较大幅度下降,实现较好盈利。 四季度,公司肉鸡养殖上市率提升至95.3%,为公司近几年最好水平,料肉比降至2.78。 公司毛鸡出栏成本稳中有降。第四季度,公司毛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5.7元/斤,环比下降0.3元/斤左右。2024年全年,公司毛鸡出栏完全成本降至6元/斤左右,同比降低0.8元/斤,实现年度成本控制目标。 公司稳步推进禽业转型升级,丰富品种和产品形态,拓宽业务范围,提升成长空间。2024年,公司鸡蛋、预制菜(熟食)、鸽子、白羽鸡苗等业务均实现盈利。 未来,公司希望肉鸡产品销售实现稳定增长,公司初步制定2025年肉鸡销售量同比增加5%或以上。 (四)资产负债表修复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降至53%左右,比上年末下降8%。当前公司资金储备较为充裕,公司将继续降低负债率,保障生产经营长期稳定。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合计30-40亿元。基于公司当前产能资源、未来出栏规划、当前市场行情和对未来市场行情的判断,公司制定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规划为50亿元左右。 (五)市值管理和股东回报情况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2024年9月,公司发布9-18亿元股份回购方案,并已于12月31日前实施回购6亿元,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为更好回报股东,2024年公司已实施两次现金分红,合计分红16.6亿元(含税)。 二、Q&A (一)养猪业务 1.请问公司未来肉猪出栏量如何规划? 答:未来,公司会以“提质稳速、盈利优先”为基本原则,稳步提升肉猪出栏量。 2.请问公司2025年能繁母猪数量增长的规划如何? 答:公司初步规划2025年末能繁母猪数量达到180万头左右。公司不会过度考虑能繁母猪的数量,而是重点从能繁母猪的质量入手,通过提升单产水平来提升产出量。 3.请问公司今年三个养猪事业部之间成本差异情况? 答:2024年,公司三个养猪事业部相互学习、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事业部之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基本持平。尤其是疫病防控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公司不断提高认知,完善防疫硬件,强抓执行落实,防控效果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4.请问公司今年冬季疫病防控情况如何? 答:今年冬季,公司疫病防控效果较好,生产较为稳定,相比2023年冬季有较大幅度改善。 5.公司2024年开始外销仔猪,请问未来是否会将外销仔猪作为一种常规的销售模式? 答:目前公司仍以肉猪育肥销售为主,暂不会将大量外售仔猪作为工作重点。但公司也会积极拓宽仔猪销售渠道,根据各区域市场的阶段性需求情况,适量增长外销仔猪数量。 6.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抢夺优质合作农户资源的现象? 答:公司当前合作农户队伍较为稳定。一直以来,公司深入践行“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与各利益相关方友好合作与分享。公司积极推动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合作农户绑定政策,增强合作农户队伍稳定性,如为合作农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创新性为合作农户购买保险、为优秀合作农户发放猪业合作共享激励等方式,与合作农户深度绑定,进而稳定农户队伍。 7.请问公司如何预期2025年猪价走势? 答:猪价走势较难精确预测。对公司而言,公司不过度关注猪价波动,更多依靠内部管理,坚持成本领先战略,获取合理的利润。公司希望养殖成本能够持续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乃至第一梯队中领先的位置,这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 8.请问在当前猪周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如何保持企业的发展? 答:长期来看,畜禽养殖行业一定有合理利润。公司一直致力于成本管理,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等手段,持续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确保公司养殖成本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二)其他方面 1.请问公司是否有新的股东回报规划指引? 答: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自2025年底上市9年来,公司共实施现金分红13次,仅2021年因为亏损未进行现金分红外,其他年份均进行分红(2023年尽管公司亏损,仍进行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268亿元,分红率超60%。若仅考虑盈利年份的现金分红,公司分红率超40%。 总体而言,在盈利年份,在保证公司资金安全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基本上都会进行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 2.请问公司在前沿科技方面有哪些投入?公司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为多少? 答: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构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科研体系。近期公司成立创新委员会,完成创新顶层设计和人才储备,持续开展“强技提质”大行动,用科技和创新赋能企业持续发展。目前公司内部均有立项和布局各项前沿科技,并持续推动技术应用和转化。 近三年来,公司研发团队人员数量稳定增长,高学历人才稳定增加。截至到2023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有169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20%,其中硕士学历及以上有433人。 3.作为在温氏工作20多年的老将,请问您心目中的温氏是什么样子?您觉得未来的温氏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答:我在温氏系各个平台工作已有24年。一直以来,公司积极践行“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随着时代不断完善和创新迭代,吸引了一群有抱负、有才能的人才留在温氏事业平台。尽管公司位置较为偏僻,且从事畜牧养殖行业,但温氏是一个非常温情、愿意分享、愿意带领全体合作者共同发展的公司。温氏能够从一个小农场成长到当前千亿营收规模的农牧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这与公司愿意分享的企业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在这种企业文化熏陶和引领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愿意在温氏的平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大家获得满满的参与感、获得感、安全感、荣誉感和成就感。我相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引领,我们温氏人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三、简要总结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有较为深厚的基础,这些在未来都会逐步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温氏成立40多年来,历经风雨,但这些风雨会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的免疫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希望大家一起共同维护好这个平台,共同促进温氏成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