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1-03 | 国能日新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63.54 | 5.29 | 0.72% | 62.17亿 | 3.1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0.14% | 40.14% | 34.58% | 34.58% | 11.7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56.12% | 56.12% | 11.76% | 11.76% | 0.8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0.29 | 21.53 | 88.97 | 7.9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64.65 | 226.53 | 36.09% | 0.05% | 0.2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48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中邮证券,青银理财,中银证券,上海青沣资管,上海煜德投资,宝盈基金,上海人保,路博迈信息咨询,深圳港丽投资,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中国人保资管,长安基金,中英人寿,中信保诚基金,中信建投证券,博道基金,泰康资管,山西证券,富安达基金,诺安基金,汇泉基金,富兰克林投资,混沌投资,华宝基金,太平洋资管,红杉资本,华夏基金,正圆投资,泓德基金,英大基金,上海名禹资产,上海斯米克材料科技,上海泽茂私募,上海东方证券资管,汇华理财,上海途灵资管,工银瑞信基金,富敦资管 |
调研详情 |
1、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电站服务规模和续费率的情况如何?后续公司在电站拓展方面有何规划? 答:截至2023年底,公司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为3,590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数量持续保持增长,电站拓展情况整体符合公司预期,具体服务电站客户数量公司将在2024年报披露时进行更新。存量客户续费率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统计的功率预测业务续费率维持在95%以上。公司将持续发挥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优势,努力实现新能源电站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 2、请介绍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在政策更新情况及公司业务进展更新。 答:分布式光伏逐年增长的并网规模,对于电网在潮流流向和电能质量方面造成较大影响,国家能源局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到分布式新能源未来“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此外,根据2024年4月国家发布的新国标文件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应具备功率预测数据提报要求,基于此,分布式光伏配置功率预测系统将有国家标准可依,但未来实施需以各省份电网正式发布的具体要求为准,据不完全统计,部分省份已陆续下发要求分布式光伏“四可”功能的相关文件,这将使得公司功率预测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已陆续签约部分分布式光伏预测客户订单,但该部分订单金额占整体功率预测业务金额的比例相对较小。未来,公司将紧密跟进各省电网对于分布式电站的相关管理要求并做好产品推广工作。 3、请简要介绍公司针对分布式电站客户推出的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情况。 答:公司围绕分布式“四可”核心管理要求,重点基于对分布式发电预测和精准调控目标,推出全套国产化并网技术解决方案,提高分布式电站电能质量和并网可靠性。具体而言:从软件端,公司推出的分布式功率预测系统在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精准气象预测数据加持下,对包括园区、整县、大范围散点式的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基于多维建模技术,全面适配不同分布式电站需求,实现对分布式电站的精准功率预测与发电量预测,达到对分布式光伏高效发电的精准把握。此外,提供分布式群控群调集成软件来实现功率平滑调节控制,提高分布式光伏响应电网负荷变化和频率波动等关键能力。从硬件端,公司已实现硬件国产化全套方案设计,可提供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实现分布式光伏快速精准调压并协调控制储能系统,灵活调整电力输出,全面接入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此外,公司针对分布式光伏所在的不同场景及客户多样化需求还可提供多种运营解决方案,如光伏储能协同运营策略、电力交易策略及托管解决方案等。 4、公司功率预测业务从集中式光伏电站向分布式光伏电站延展过程中,在技术领域是否存在困难? 答:从分布式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来看,与集中式电站的功率预测从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均需以气象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分析入手,结合电站机组数据拟合来实现发电功率预测数据的输出。此外,公司还将通过“旷冥”新能源大模型的加持来提升预测精度。 分布式发电功率预测从技术角度而言对于公司实现难度较小,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由于分布式电站规模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客户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前期投入成本较为敏感。因此,公司在分布式产品解决方案研发及优化方面,除提升预测精度外,还将研发重点集中于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解决方案来实现产品的集中化、轻量化,从而降低客户投资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综合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公司现已形成完备的分布式预测产品序列,通过提供汇总预测系统、简约分布式预测系统及分布式预测云平台等多类系统全面适配不同场景分布式客户的诉求。 5、公司发布AI大模型后将对业务产生哪些影响? 答:公司在研发的垂类气象预测大模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已于近日正式发布公司“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该大模型在风/光功率预测、高精度预测、极端天气预测和电力现货市场预测领域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公司已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了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电网新能源管理及电力交易等多个业务条线,未来也将持续通过保持技术优势,从而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性价比。 6、请简要介绍公司对于未来电力交易市场变化的看法及应对措施。 答:我国各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正在稳步推进,自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电力现货第一、二批试点范围已逐步扩大至14个省份。截至目前,山西、广东、甘肃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福建、浙江、湖北、江西、陕西、宁夏已开展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南方区域(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湖南等省份也开展为期30天的结算试运行。 新能源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波动的电力市场,企业自身对各种结算规则、市场信息的把控不足,增加电力交易时间和人员成本,风险识别和防控压力较大。随着电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加之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扩大,电力交易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以助力新能源场站或发电集团实现高效管理、提升交易收益。 公司认为电力交易市场将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市场化交易电量的比例将逐渐上升;二是随着新能源并网装机量的提升,新能源发电将在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三是电力交易的整体运营将更加依赖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达到对存量新能源资产的高效管理;四是电力交易托管需求在逐步增加。公司自研的“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具备优秀的新能源气象超短期至长周期的多维预测能力,可有效提升对电力市场的全面预测、预判能力。借助大模型技术,公司可以明显提高极端天气预报和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准度,进而推动电价预测、新能源出力预测及负荷预测的准确率迈上新高度,科学助力各交易主体把握中长期及现货市场的动态变化,为寻找最佳交易时机和制定最优量价策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开拓电力交易托管的相关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 7、请简要介绍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项已于12月11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出具的《关于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告知函》。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项仍需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出同意注册决定后方可实施,公司将积极推进本次非公开发行事项的相关工作。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