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2-25 | 海得控制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3.81 | 0.81% | 43.36亿 | 3.2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4.76% | 44.76% | 48.39% | 48.39% | -0.6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2.15% | 12.15% | -0.68% | -0.68% | 0.8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01 | 7.99 | 101.37 | 2.37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19.78 | 108.06 | 59.57% | -3.38% | -0.0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79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东方财富证券 |
调研详情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1、目前储能业务的市场环境如何?公司如何应对当前环境? 答:自储能业务开展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远远超出公司对此业务发展的市场估计。在国家风光配储政策出台后,在产业资本的集聚投资驱动下,整个产业链快速扩大各自的产能,产业链的上下游已无分工而言。市场供给侧的集约化、规模化、内卷化竞争加剧,央国企在集中式储能市场中所具备的相对优势和市场地位,促使市场洗牌时间比公司预计的时间提前。当前储能整体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不匹配的局面。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将在保证订单交付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各项降本增效的措施,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规避规模扩张带来的或有风险,重视和加强项目全流程控制管理;积极探索国内工商侧储能的应用实践,稳序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提高自身在技术、市场、产品方面的能力穿越行业市场的洗牌周期。 2、公司目前工业信息化业务的概况如何?有什么未来战略规划? 答:公司的信息化业务主要是以数字化、信息化为目标,以数字化基建项目为抓手的解决方案型销售和系统集成销售。业务涵盖轨道交通、煤炭、冶金、港口、电力、市政等行业,以及食品医药为代表的设备制造行业。 在未来战略规划方面,公司强调产品研发与应用市场紧密配合,以数字化软件为抓手,推动工控市场的数字化基建建设;以构建生态为先导,推动公司信创产品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家主导推动的设备“以新换旧”政策,开展相关行业以新技术提升老旧设备与系统的利用率,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构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装备,提升业务发展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3、公司工业互联网方面的软硬件产品情况如何?面临轨道交通领域的行业挑战,公司有什么规划? 答: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e-Control边缘控制器、H&iServer容错服务器及系统管理软件、IndusCloud工业私有云方案等。近年来,海得控制持续在IT与OT技术融合中开发出解决工控领域用户痛点的相关产品,包括工业智能网管软件(HIneting)、IP2C(industryphysicaltocloud)控制设备与系统云迁移、AI边缘控制器等软硬件产品,并在煤炭、冶金、汽车、轨交等行业相继得到应用验证。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以往参与了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网络系统、杭州地铁1号线ISCS综合监控系统、天津地铁2、3号线传输系统等项目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行业积淀。未来,公司将在稳步提升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业务的发展。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