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1-27 | 星环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4.70 | - | 55.14亿 | 2.4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59% | 2.59% | 5.74% | 5.74% | -130.09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6.70% | 36.70% | -130.09% | -130.09% | 0.2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7.06 | 123.19 | 242.63 | 10.33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25.73 | 443.13 | 23.58% | 0.00% | -0.8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5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99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39500--32500 | 本报告期业绩同比下降,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影响,2024年度客户在采购决策上更为谨慎,招标时间点较往年出现后置,且验收流程耗时延长,致使公司整体收入确认时间延后,进而导致公司收入下降、亏损扩大。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体量相对充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行业需求的不断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和AI基础设施进一步深度融合,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大数据和AI工具以促进数据和智能的高效融合,重塑企业应用中人与数据的交互方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业务效率,全面发挥数据价值。 |
参与机构 |
人保资产,汇安基金,文多投资,东方证券,弘毅远方,南土基金,长盛基金,国泰君安,华夏基金,国盛证券,健顺投资,天弘基金,中银国际,甬兴证券,Spathiphy Capital,国华人寿,青骊投资 |
调研详情 |
公司产品及业务近况介绍环节 公司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大数据基础平台和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的销售有望受益于(1)银行客户对CDH/CDP产品的加速替换以及(2)大模型时代下涌现的更多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计算、挖掘需求。最近市场投资者关注度比较高的是公司的AI相关产品及研发,公司产品及业务定位确实已经正在由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进一步延伸至AI基础设施企业,公司也已经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品和技术,推出知识平台TranswarpKnowledgeHub(TKH)。知识平台包括知识管理平台(向量数据库、图数据库、分析性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可以提供知识存储与服务)、人工智能运营平台LLMOps、语料开发与知识构建工具、自研的大模型及基于大模型的原生AI应用,以及星环知识库几个模块。 关于公司业务情况,公司收入贡献较大的客户主要分布在金融、政府这两个行业,整体收入结构变化不大。今年来看,客户验收节奏放缓,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也有小幅的下滑。但最近从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能够部分感受到10、11月份业务有所回暖。公司于第四季度签订的合同不一定能实现当年确收,还需要结合交付、验收的节奏及审计的确认确定。此外,公司在AI相关业务也有一定的突破,斩获了一些高质量客户的订单,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大模型运营管理软件SophonLLMOps、向量数据库Hippo以及TKH知识问答套餐等。 互动交流环节 1、公司目前AI研发的整体情况 回复:公司产品及业务定位由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进一步延伸至AI基础设施企业,前期公司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和技术,推出了为客户提供知识平台的TKH(TKH平台可以统管企业AlInfra算力、语料、模型和应用,助力企业打造安全可控的AIInfra)。 目前公司持续进行研发的数据分析大模型、AI知识助理、大模型运营管理软件等一系列的AI产品,主要是公司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变革,从业务需求角度而相应开发的数据及业务应用系统工具产品,结合公司的大数据及数据库技术,使得公司从DataInfra自然延伸拓展至AIInfra领域,进一步强化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主要的AI研发项目已经形成了初版产品且会持续迭代升级,部分产品也已经实现了向客户的销售。 2、公司AI业务的上下半年环比增长情况 回复:上半年多数客户受算力限制、大模型回答的精准度问题、宏观经济因素等多重原因保持观望态度。就公司AI业务来讲,因为上半年基数低,环比来讲增速是非常高的。整体来说,公司目前AI业务发展情况看环比增速意义不大。公司目前阶段主要目标是紧抓行业关键客户,落地标杆案例,为后期业务推进打好基础,例如公司作为核心技术底座支撑的招商证券大模型管理平台项目荣耀入选《2024年人工智能先锋案例集》。目前公司不会刻意去追求这部分的业务数量。 3、公司AI产品的客户开拓思路 回复:公司AI产品首先会从现有客户入手开展营销,因为现有客户已经有使用公司的大数据基础软件产品,例如大数据基础平台或者数据库。整体来讲其数据基础比较好,具备相对完善的数据可以支持企业内部知识库的落地和AI应用的构建,落地可行性会更高。 4、目前公司现存客户购买公司AI产品的占比情况 回复:基于客户实际需求、预算管理、当前大模型技术成熟度、算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公司现存客户购买公司AI产品的占比还不是特别高,公司会持续重视这块业务机会并将持续进行积极挖掘。 5、公司AI研发力量情况 回复:公司于2014年(公司创立第二年)就推出智能分析工具,一直以来都持续着对AI产品的耕耘。公司在语料处理方面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且具备丰富的SQL语料以及数据治理经验和方法来训练数据分析领域的垂类大模型。公司自研的机器学习平台,可以实现模型训练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包括数据准备、特征工程、模型训练、超参数优化、模型评估等环节,大大提升了模型开发的效率。目前,公司已经开展了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工作,在模型精度、推理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力争在AI产线的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 6、公司目前AIPC进展情况 回复:公司与宏碁合作的AIPC已经开始生产了,并进行了电商渠道的销售,其中预装了无涯本地模型以及单机版的向量数据库。 7、公司定增最新的进展 回复:公司仍在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包括让监管部门更好的了解公司的技术、产品、客户实现、研发进展等情况。公司将继续保持与监管部门的积极沟通态度,争取能够进一步推动定增事项的进程。如果后续涉及到需要向市场公开的进度情况,公司将及时、准确的披露相关信息。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