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1-27 | 天银机电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76.51 | 4.70 | 0.38% | 72.98亿 | 3.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43% | -1.43% | 131.76% | 131.76% | 5.0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0.02% | 20.02% | 5.06% | 5.06% | 0.3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21 | 16.05 | 96.49 | 79.25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81.95 | 258.69 | 26.06% | 0.03% | 0.1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20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兴业证券,明世伙伴基金,浙商证券,诺安基金,中邮资管,中金公司,文博启胜,长江证券,渤海人寿,诚旸投资,正圆投资,京道基金,德邦证券,民生加银基金,光大永明,淡水泉投资,山西证券,华实资本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经营情况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冰箱压缩机零配件”和“雷达与航天电子”两大板块业务总体经营稳健有序。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总收入75,14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6%;实现利润总额6,258.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528.1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532.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07% 二、提问环节 1、目前,冰箱压缩机零配件板块和雷达与航天电子板块的营收占比、毛利率情况如何? 答:2023年度相关数据比较有代表性,2023年度公司总营收为10.41亿,其中家电零配件行业的营收占比为52.81%,毛利率为18.56%,雷达与航天电子行业的营收占比为47.19%,毛利率为30.15%。 2、华清瑞达主要业务及产品功能是什么?公司护城河是什么? 答: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清瑞达主要从事雷达射频仿真业务,可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汽车等领域中关于雷达的仿真测试场景。其主要产品为雷达目标及环境模拟器及射频仿真阵列,其中雷达目标模拟器可以用于模拟目标回波的多普勒频率、距离延迟、相位等特性,而射频仿真阵列可以模拟目标回波的角度特性。雷达目标模拟器既可用于雷达日常开环仿真、测试,也可与射频仿真阵列结合构建功能复杂的大型雷达仿真系统。 华清瑞达在雷达模拟领域拥有业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及行业地位,部分产品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较高。由于长年从事雷达仿真领域,服务的客户及型号较多,公司在雷达仿真领域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技术先进性、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华清瑞达核心下游客户主要有哪些?对口院所还是民营企业? 答:华清瑞达长期服务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为十几个重点型号配套,长年承担雷达目标模拟器的研制工作,拥有丰富的雷达射频仿真及电磁环境仿真系统研发经验。主要客户包括航空、航天、兵器、军方及核工业等单位,产品涉及配套装备包括导弹、直升机、运输机等,销售渠道非常广泛。同时,鉴于公司在雷达仿真领域累积的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公司积极拓展民用市场,已就6G“通感一体化”仿真测试及低空飞行雷达仿真测试与相关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或即将达成合作。 4、上海讯析主要从事超宽带信号处理系统软硬件研发,在产品和技术工艺上与华清瑞达有重叠吗? 答: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讯析与华清瑞达在超宽带信号处理领域技术层面存在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在基础硬件研发、信号处理技术、行业标准规范等,两家公司均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与协同性。 但是两家公司的业务侧重点有所不同:华清瑞达专注于雷达目标以及电磁环境信号的模拟,其产品如各类雷达回波模拟器等,旨在为相关装备的研发提供高质量的仿真和测试环境;而上海讯析则致力于超宽带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包括信号记录、信号识别、特征分析和解调等产品,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监测、卫星地面应用、电子对抗等应用场景,实现对复杂环境中信号的精确捕捉与分析。简要来说,华清瑞达主要负责雷达模拟信号的生成及输出,上海讯析主要是从事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的接收和分析处理,具体的产品实现和技术应用上存在差异和互补。 5、上海讯析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具体应用领域和主要客户有哪些,今年在手订单情况如何,价格和毛利情况如何? 答:上海讯析主要客户包括:中电集团各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公司、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公司、中科院各研究所、高校等。 上海讯析的订单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目前处于年末行业招投标和验收交付高峰期间。上海讯析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通过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及成本管理,尤其是持续创新,努力提升盈利能力。上海讯析开发的新产品如低轨卫星信号地面处理设备,毛利率较之前有所提高。 6、上海讯析产品在低轨互联网卫星及低空经济是否有应用,具体情况如何? 答:上海讯析很早就开始布局低轨互联网卫星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目前已经有低轨互联网卫星信号地面处理设备等产品交付用户,口碑和用户反馈良好、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公司还研发了专门用于低空领域对无人机等低空终端实施安全监管、监测的产品,由于合作保密等原因,暂无法透露过多具体细节。上海讯析将继续积极深耕这些新兴领域,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可靠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7、天银星际星敏感器的原理、分类、用途、性能,公司的纳型、皮型敏感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恒星敏感器是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一个光学望远镜和一个光电探测器组成。当星体发射的光线通过望远镜时,光线会被反射到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会测量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以确定卫星所处位置、高度、角速度等关键数值。天银星际陆续开发了纳型、皮型、展开式等新一代恒星敏感器,以及高精度、超小型太阳敏感器,同时天银星际自主研发星模拟器、太阳模拟器、目标模拟器、观星转台等专业配套设备,以及纳型卫星及其全物理地面实验系统,支持纳卫星全链路研制及测试,适用于高校探索教育模式。相关产品的具体用途性能和区别详见天银星际官网(www.ty-space.com)。 8、近期千帆星座发射的两批组网卫星中有多少颗用到天银星际的恒星敏感器?低轨互联网卫星是否有容量限制?轨道资源如何安排? 答:“千帆星座”已在轨的卫星应用了36颗天银星际PST4S-H1星敏感器。目前,全球对于低轨卫星的空间轨道资源和无线电频率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可以理解为先到先得。具体来说,申请了频率和轨位以后,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星,9 年内发射总数必须达到 10%,12 年内发射总数需要达到50%,14年内整个星座必须完成发射,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9、除了卫星以外,星敏感器还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公司星敏感器的优势是什么? 答:目前,天银星际星敏感器已成功在遥感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星座、激光通信卫星星座、物联网卫星星座、深空探月卫星、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中广泛应用,并远销英国、美国、日本、瑞典、南非、西班牙等国家。同时产品在平流层飞艇、无人机、地面望远镜等低空领域也陆续实现了工程应用。天银星际星敏感器优点是精度高、交期短、可靠性强、响应速度快。 10、卫星上恒星敏感器的用量,单星需要几颗、是否所有卫星都需要恒星敏感器?恒星敏感器的价格? 答:单颗卫星对于恒星敏感器的需求量是依据卫星方设计要求,目前的主流设计为1-8颗恒星敏感器,当然也有极少数卫星不配置恒星敏感器的;公司结合客户要求的技术指标、需求量、交付周期、付款节奏等要素,最终确定单台恒星敏感器产品的价格。 11、天银星际的市场地位及产能情况如何? 答:天银星际是专业研发、生产恒星敏感器的商业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到我国探月工程、高分专项、卫星互联网等国家重大任务实践中。公司所处行业正在蓬勃发展阶段,我国卫星发射计划及商业卫星星座计划同时快速推进。天银星际顺应商业航天“群星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恒星敏感器的批量化生产,板级筛选、电子学测试、整机热循环、热真空震动以及外场观星等均实现了自动化批量完成。所有测试报告和检测结果自动输出,远程监控流程清晰、效率更高,年产量可达2,000台套,可满足卫星工厂对恒星敏感器产品高性能、高可靠、高产量和高交付速度的批量化要求。 12、天银星际的海外拓展情况如何? 答:天银星际在国内重点巩固市场占有率,同步服务国家重点项目的卫星星座和商业卫星公司的星座计划,国外广撒网多布点的模式促多方合作项目的开展,推动原有客户的复购与新用户的开拓。截至目前,产品已远销英国、日本、瑞典、南非、西班牙等国家。 13、目前公司后续有无计划响应国家并购重组政策的预期? 答: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坚持稳健经营,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不断关注、挖掘与公司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与战略步骤推进相匹配的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并购项目,积极推进实施同业资本并购与深度业务资源整合战略,巩固公司主业,创新产品开发与品种挖潜,加强产业链资源协同。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