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1-21 | 海尔生物 | -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现场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9.90 | 2.28 | - | 101.43亿 | 0.4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0.30% | 0.30% | -19.88% | -19.88% | 16.8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8.35% | 48.35% | 16.86% | 16.86% | 3.3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3.07 | 18.64 | 84.66 | 110.9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83.09 | 49.36 | 19.24% | -0.07% | 1.1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40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惠通基金,东吴证券,华夏久盈,高毅资管,国泰基金,金信基金 |
调研详情 |
问题一:公司这几年的并购是围绕什么思路开展的?下一步的并购方向呢? 答:公司聚焦于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围绕这两大领域的发展进行布局,通过内生加外延的方式形成了以生物样本库、血液、药房自动化、公卫、实验室为代表的产业体系:生物样本库产业基于公司低温产业进一步拓展,提供包含低温存储、自动化样本管理、耗材服务等综合方案;血液产业主要为血站、采浆站等用户提供血液城市网、血浆成分分离采集等方案;公卫产业主要为疾控用户提供围绕疫苗安全的软硬服一体化等方案;实验室产业也随着今年分析仪器设备公司——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的收购而逐渐壮大发展。 其中,外延并购是公司的重要增长支柱,回顾过去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显著的成绩。例如,2017年并购的液氮业务自加入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30%;2020年并购的血浆采集方案业务近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14%;2022年加入公司的公卫信息化业务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超40%、实验室耗材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实现2倍多增长;2023年并购的药房自动化业务前三季度接近翻番。后面,公司的并购会再加速,产业的梯次布局将越来越完善。 公司后续的外延并购将继续聚焦战略,重点围绕血液、实验室等产业,精心挑选具有高技术壁垒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来强化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的并购行动并不是单纯追求规模扩张或短期利润增长,而是旨在通过技术提升和业务协同,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 问题二:如何理解公司多次提到的自身场景方案的竞争优势? 答:以生物样本库产业为例,公司依托原有存储产业的低温优势,围绕用户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形成生物样本库、菌毒库、细胞库、生物原液、种质库为代表的涵盖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全流程的多场景综合方案。领先的产品竞争力是基础,比如公司最新上市的两款产品方案——方舟柔性可扩展自动化工作站和爱德蒙数智样本库解决方案,分别以其容积灵活性和盘点高效性,赢得了用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数据平台服务和耗材服务,比如近期公司服务的一个资源库用户,我们将持续向用户提供每年超过50万元的耗材服务,公司始终致力于实现“设计一个样本库、建设一个样本库、服务一个样本库、成就一个样本库“的用户价值提升。 问题三:公司海外非存储业务的展开情况如何? 答:关于海外非存储业务,产品方面,公司离心机、培养箱等产品基本型号正在补全,自动化等方案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市场方面,在公司过去多年积累的交付能力基础上,公司将持续本地化投入,把握更多用户机会,提供给用户更加完整的方案。 问题四:关于对研发和市场的长期投入方面,请公司介绍一下未来规划和考虑? 答:在研发领域,公司坚持科创战略。一方面是持续吸引全球的优秀研发人才的加盟,另一个是在研发模式上开放研发资源,建立开放的研发体系。在市场方面,公司将持续在营销能力建设和销售体系完善上持续投入,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方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问题五:公司费用率的趋势情况如何? 答:短期来看,通过内部费效的提升以及市场规模的拓展,费率会持续优化;长期来看,公司会持续进行中长期产业布局,但是会明确投入和产出的要求,保证各个环节效率的提升和优化。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