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9-11 | 瀚川智能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3.45 | - | 22.93亿 | 2.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8.44% | -28.44% | -10.37% | -10.37% | 5.6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0.52% | 40.52% | 5.65% | 5.65% | 0.7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33 | 17.54 | 92.28 | 0.67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47.45 | 165.20 | 76.94% | 0.31% | 0.2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5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9.86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110650 | (1)报告期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汽车装备业务交付量及验收进度低于预期,同时公司针对新能源业务的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进行了战略性收缩调整,影响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情况。(2)计提资产减值影响。受公司战略调整和市场环境影响,为真实、准确、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公司对截至报告期末的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商誉等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评估和测试,最终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及相关资产的实际情况,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对公司本期的利润相关指标造成较大影响。(3)战略调整导致的一次性费用增加。受宏观经济环境承压的影响,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优化人员结构、降低费用支出等方式减少冗余投入,报告期公司将各地子公司闲置厂房退租,导致长期待摊费用中剩余的装修费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公司依法合规给予优化人员赔偿,导致支付离职补偿金较多。(4)报告期,根据公司及子公司战略调整及实际经营情况,基于谨 |
参与机构 |
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第一部分:公司介绍与业绩汇报 瀚川智能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用户提供智能装备及补能服务。瀚川智能自2007年成立,总部位于苏州,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公司于2019年7月22日登陆科创板,是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 瀚川智能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用户提供自动化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工业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将紧紧围绕“研发创新、客户资源、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产品与流程的标准化、国际化运营”等底层优势构筑核心能力。 瀚川智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半年度业收入42,092.53万元,同比减少41.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05.09万元,同比下降378.49%;综合毛利率为17.92%,同比减少10.8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中变动较大的是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上升33.81%与133.47%。 营业收入变动较大,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汽车装备交付量及验收进度低于预期,同时公司针对新能源业务的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以上导致公司整体收入下降;管理费用变动原因:公司根据内外部环境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优化人员结构、降低费用支出等方式减少冗余投入,报告期公司将各地子公司闲置厂房退租,导致长期待摊费用中剩余的装修费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公司给予优化人员赔偿,导致支付离职补偿金较多;财务费用变动原因: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和票据贴现等导致利息费用、贴现费用增长所致。 第二部分:交流互动 Q1:麻烦请问公司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有哪些技术优势,目前的市场表现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具备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的研发团队在电气控制、精密机械、光学及计算机算法等领域有着多年的研究开发经验,具有强大的机电光软一体化系统集成优势;在精密装配、测试及系统集成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并不断提炼和打磨、积累公司的核心Know-How。目前公司主要服务于全球知名企业,将客户前沿、创新、个性化的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模式等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装备与工业软件,与世界一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使得公司技术与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感谢您的关注! Q2:目前公司情况是否应该继续优化人员保住现金流?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当前,公司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工作已基本结束,未来工作重心将放在人员绩效考核上。感谢您的关注! Q3: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为何亏损?第三季度还会持续亏损吗?公司有何提振业绩措施?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亏损主要由于营业收入下降、综合毛利率下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战略调整导致的一次性费用增加和公允价值损失及投资损失影响等因素影响。公司面对各项困难与挑战,直面问题,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将重点经营指标放在利润、回款与现金流上,及时止损新能源业务,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和存货的管理。感谢您的关注! Q4:您好!公司未来的研发方向和发展重点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聚焦核心主业,发展主营业务,重点将围绕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进行深入研发工作。感谢您的关注! Q5:目前,公司海外布局情况如何?海外收益如何?未来还会有海外的业务计划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10年便进入欧洲市场,十余年来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公司凭借国际化运营的领先优势,积累了众多海外优质客户和项目实施经验。公司已在德国、匈牙利、墨西哥、加拿大、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业务现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装备海外订单占汽车装备整体订单比例已过半。未来,公司持续深度布局北美与欧洲市场,持续构建北美及欧洲地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落地两地区售前服务与现场交付相结合的本地化运营模式,同时重点关注海外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快速构建多国本土化服务能力。感谢您的关注! Q6:公司财务风险处于何种水平,是否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将重点经营指标放在回款与现金流上,公司近期回款较多,现金流情况良好,且公司目前综合授信额度充足,不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较低。感谢您的关注! Q7:您好,公司对新能源这块业务,后续有什么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当前新能源行业内卷严重,公司新能源电池装备和充换电装备业务近年来发展不及预期,较大程度影响公司利润和现金流。为了避免这两块业务对公司现金流及利润产生进一步影响,公司快速调整战略,及时止损:针对两项业务,公司将重点工作聚焦在项目交付与应收账款回收上,在客户按时付款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在手订单的高质量交付,未来新接订单只承接符合公司毛利标准与回款标准的订单,重点关注海外新能源市场。感谢您的关注! Q8:公司的扁线电机设备是否还有承接订单的能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具备承接扁线电机定子设备的智能制造能力。感谢您的关注! Q9: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足以支持公司业务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Q10:对于一些一年多甚至两年没有终验收回款的项目,公司打算如何对待这类项目?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对于该类项目,公司已成立集团核心高管组成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加强催收管理,建立销售回款及坏账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以打促谈”,尽快收回相关账款。感谢您的关注! |
AI总结 |
根据上述调研记录,我们可以提取以下信息: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收入为42,092.53万元,同比减少41.0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05.09万元,同比下降378.49%。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 - 公司将紧紧围绕“研发创新、客户资源、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产品与流程的标准化、国际化运营”等底层优势构筑核心能力。 - 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汽车装备交付量及验收进度低于预期。 - 公司针对新能源业务的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 期间费用中变动较大的是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上升33.81%与133.47%。 - 公司优化组织结构与人员,已基本结束优化工作。 - 公司财务风险较低,不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 公司将重点经营指标放在利润、回款与现金流上。 -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足以支持公司业务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 对于一年多甚至两年没有终验收回款的项目,公司已成立集团核心高管组成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加强催收管理,建立销售回款及坏账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未来公司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 公司将继续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用户提供自动化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工业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 - 公司将围绕客户前沿、创新、个性化的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模式等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装备与工业软件。 - 公司将持续构建北美及欧洲地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落地两地区售前服务与现场交付相结合的本地化运营模式。 - 公司将重点关注海外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快速构建多国本土化服务能力。 国内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 - 公司在电气控制、精密机械、光学及计算机算法等领域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海外优质客户和项目实施经验。 - 公司在德国、匈牙利、墨西哥、加拿大、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业务现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 - 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池设备和充换电设备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可能导致部分国产替代空间。 所在行业的景气情况: - 公司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 公司在精密装配、测试及系统集成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并不断提炼和打磨、积累公司的核心Know-How。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