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8-19 | 智洋创新 | - |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90.74 | 5.13 | - | 45.53亿 | 2.1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6.54% | 26.54% | -343.20% | -343.20% | -8.4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8.94% | 28.94% | -8.42% | -8.42% | 0.4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18 | 29.66 | 111.06 | 13.99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65.85 | 306.23 | 43.25% | -0.08亿 |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63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信达澳亚基金,顶天,中意资产,湘财基金,上海涌津投资,恒越基金,民生证券,上海季胜投资,敦和资产,上海肇万资产,申九资产,兴华基金,东方基金 |
调研详情 |
1、公司2024年半年度主要业绩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15.0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32%;在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报告期内主要利润指标实现增长:营业利润2,682.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5%;利润总额2,691.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34.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09.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8%。上半年公司股份支付金额 1,290.0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82.55 万元,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公司电力、水利、轨道交通领域业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80%、55.15%、142.12%,电力保持连续稳定增长,新业务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本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将仍以电力业务为主,轨道交通及水利领域业务还处于前期阶段,虽增长快速但本年度预期收入占比较小。 水利领域,公司在布局山东省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省外业务并取得标志性成果:2024年6月宜兴市水利局携手智洋创新打造的涵盖“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四个方面的矩阵平台,被水利部选取为典型水库数字化成果。山东省内业务有序推进:2024年7月公司中标无棣县海河流域排涝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项目,中标金额 2462万元。 在轨道交通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与国铁集团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进工务段巡防领域的业务布局。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在全国18个铁路局进行试点应用,并已中标南宁、乌鲁木齐、济南、呼和浩特、西安、广州等多个路局的项目。 2、公司研发投入及进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0.57%,总研发投入为4,688.1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10.80%,研发人员数量及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均实现增长。2024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各业务领域终端产品技术研发均取得进展,自研了行业多模态大模型、电力视觉全量感知大模型、输电通道空间实时感知、输电通道隐患告警分级等算法技术,在输电线路各类隐患识别、多源数据与多模态融合、隐患测距、综合有效告警提升、数据治理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和进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水利、轨道交通、新能源、地质灾害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化应用,各类模型在国网芯、华为Atlas等平台上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并完成多项全新产品的研发,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在产品上落地应用。 3、公司在输电领域的业务情况及未来市场空间情况? 在电力领域,公司已深耕多年,2017年公司率先实现了人工智能在输电智能运维领域的落地应用,公司的行业解决方案融合了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随着电网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的逐步推广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对行业公司整体技术研发实力、行业方案适配度、服务及响应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截止目前,公司电力智能运维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电压等级线路,从市场占有率、装置在线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2》,截至2021年底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22.74万千米,以《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545-2010)为准,35kv以上的输电杆塔之间的距离在300-650米之间,预计35kV以上杆塔数量约为500万座左右,可部署可视化设备500万套左右。我国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已部署数量目前暂无完整统计数据,但根据2022年8月11日召开的2022年第九届输电技术大会公开数据,国家电网已安装部署52万余套可视化监测装置。考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等其他电网公司对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部署的情况,估计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累计部署数量为100万套左右。2015年输电智能运维相关方案推出以后迅速得到电力客户的充分认可并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经过多年的推广,目前市场渗透率正逐步提升,部分先发市场逐步趋于全覆盖,市场已进入业务平稳增长周期,从长期来看,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技术方案层面,市场竞争度逐步加强。随着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客户需求的逐步升级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份额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先发技术优势企业有望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 4、轨道交通领域的未来发展空间? 中国铁路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2024年1-6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2022年,国铁集团发布“智能高铁2.0”发展规划,体现了“体系正向设计、全专业协同、跨行业综合、预测性分析”4个方面的代际特征,从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标准体系等维度构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2.0,规划了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重点攻关任务和实施路径。2022年,国铁集团工电部研究并明确启动“铁路线路巡防生产管理系统”,印发《线路巡防生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要求:“增加视频智能分析、预警功能,强化视频大数据算法功能应用,推进沿线视频自动巡查分析,降低人工巡查劳动强度”。根据《线路巡防生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暂行)》的要求,铁路沿线需部署边缘智能分析终端,将沿线摄像机分析结果接入路局级线路巡防生产管理系统,提高智能分析效率与实时性,实现“云边协同”技术路线,线路巡防业务领域预期市场广阔。 5、水利领域的未来发展空间? 2023年全年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2238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统计显示,水利建设资金主要投向了4个领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完成投资3227亿元,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665亿元,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完成投资2079亿元,水文基础设施、智慧水利等其他项目完成投资1025亿元。2024年1至6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和实施项目均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0060.7亿元,增幅29.2%;实施水利项目3.8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3%。 2023年,IDC发布的《中国智慧水利市场分析与领导者实践,2023》显示:目前水利行业的数字化投资占比保持在1%~2%,在相关政策和项目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将进入信息化投资加速周期,预计2025年投资占比达到2.2%,届时数字化投资比重上升会带来每年超200亿元规模的智慧水利市场空间。报告集成了国内智慧水利头部技术提供商,形成智慧水利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生态图表,智洋创新入榜。 目前全国各地争相落地试点项目进行探索,所涉及的无人机全自动巡航、BIM、三维模拟仿真、水利专业模型、智能识别模型等新一代技术已在水利场景下实现落地应用,改变了以往水利管理工作监管方式,切实提高了监管效率与智能化手段。随着新产品、新技术在水利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应用,将为水利行业带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
AI总结 |
您好,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415.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2%;在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报告期内主要利润指标实现增长:营业利润2,682.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5%;利润总额2,691.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34.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09.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8%。 公司电力、水利、轨道交通领域业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80%、55.15%、142.12%,电力保持连续稳定增长,新业务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本年度主营业务仍将以电力业务为主,轨道交通及水利领域业务还处于前期阶段,虽增长快速但预期本年度预期收入占比较小。 公司在输电领域的业务情况及未来市场空间情况方面,我国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部署数量目前暂无完整统计数据,但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2》,截至XXXX年底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回路长度222.74万千米,以《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545-2010)为准,预计我国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累计部署数量为100万套左右。 轨道交通领域的未来发展空间方面,中国铁路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 2024年1-6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