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洛耐2024-07-1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中钢洛耐2024-07-1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7-12 中钢洛耐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接待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 1.34 - 39.71亿 0.4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8.24% -17.81% -103.64% -107.43% -0.08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6.09% 16.87% -0.08% 0.24% 2.64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2.57 12.22 102.26 6.08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36.25 170.92 40.99% 0.68% 0.12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5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5.00亿 2024-09-30 预计:净利润-6500--3800 (一)公司服务的钢铁、建材等下游行业处于减量下行周期,对耐材产品需求减弱,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部分产品利润率大幅下滑。(二)下游企业处于调整周期,受其在建项目延期等因素影响,公司应收账龄结构有所劣化,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坏账准备金。后续如收回相关款项,公司将会对前期计提的减值进行相应转回。
参与机构
中原证券
调研详情
1.公司对下半年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展望?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目前,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减弱,耐火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以技术进步引领高质量发展更为迫切。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公司将持续发挥国家级研发平台体系和研发人才队伍方面积淀的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2.公司碳化硅耐火材料细分行业地位、业务进展和后续业务规划?

公司的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先进,可支撑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应用领域拓展,技术优势相对明显;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系列制品在垃圾焚烧炉、干熄焦炉、窑具、渣浆泵耐磨陶瓷件等新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新建成投产了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生产线,开发的成套高效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用长寿命耐火材料及先进集成技术,在美国卡万塔、上海康恒等国内外多家用户推广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高效、长寿耐材技术的空白。该项目的实施,拓宽了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国内领先地位;同时该项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加快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技术优化升级,助推国家环保事业的进步。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以科技为支撑,立足高温工业,积极拓展战略新兴材料产业,打造世界一流耐火材料企业。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军工等新兴领域用高端产品打造为拳头产品,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上升,海外对耐材需求有所提升,未来公司在海外业务方面的运营、布局和规划?

近年来,公司产品出口至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以及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高温工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良好声誉。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品牌建设,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既要提升先进耐火材料综合配套供货能力,也要逐步向整体承包和专业服务方向发展,紧密融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国宝武国际化战略,探索新模式、培育新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隔热陶瓷材料研究”,未来是否有相应的业务规划?

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隔热陶瓷材料研究”材料主要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起到隔热作用,用于保护外部金属壳体。目前,该项目已完善中试生产线,建立了复杂形状陶瓷产品的定量无损评价方法,保证了每块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产品的国产化应用奠定基础;中试产品覆盖两种型号燃机共计17种砖型,产品的国产化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燃气轮机在电网调峰、分布式发电等领域越来越广泛,该项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需求。

5.目前国家聚焦未来产业,提倡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耐火材料在新质生产力行业的应用有哪些?发展未来材料方面的计划如何?

公司长期专注高温工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耐火材料的新需求,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路线。公司研究开发的高性能非氧化物材料,如:赛隆结合碳化硅材料,拥有具有热导率高、高温强度高、耐磨性优、抗热震、耐侵蚀等特点,能够应用于环保、新能源及军工领域;开发的特种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锆材料、高纯刚玉材料、陶瓷隔热瓦等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将应用于节能环保、军工、燃气轮机等领域;开发的特种陶瓷材料,制成的高温陶瓷坩埚等产品可应用于高温合金冶炼及高品质热端部件的铸造,为实现高温合金国产化提供支撑。

公司将继续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对高温非金属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性能优越、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材料及技术;引领高温非金属材料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环保、新能源等新型高温工业高效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AI总结
根据调研记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产能信息及产能释放进度:公司对下半年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展望中提到,目前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减弱,耐火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但公司将持续发挥国家级研发平台体系和研发人才队伍方面积淀的优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方向,充分挖掘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表明公司在产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具体的产能释放进度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来判断。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从调研记录来看,公司未来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产品结构优化、新领域的拓展等方面。公司的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先进,具有较强竞争力;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战略新兴材料产业,打造世界一流耐火材料企业。这些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国内外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在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上升的背景下,海外对耐材需求有所提升。公司产品已出口至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品牌建设,提升先进耐火材料综合配套供货能力,逐步向整体承包和专业服务方向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视,耐火材料行业的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4. 所在行业的景气情况:从调研记录来看,耐火材料行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5. 公司的销售情况:公司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良好,已经成功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此外,公司还在不断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领域。

6. 公司的成本控制:公司通过建立复杂的形状陶瓷产品的定量无损评价方法,保证了每块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同时,公司还将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对高温非金属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7. 产品的定价能力:公司的碳化硅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先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公司在产品定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8. 商业模式: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科技为支撑,立足高温工业,积极拓展战略新兴材料产业。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军工等新兴领域用高端产品打造为拳头产品,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9. 坏账情况:调研记录中没有提及公司的坏账情况,因此无法对此进行分析。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公司已经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隔热陶瓷材料研究”,并在中试生产线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表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规划是有一定成效的。

11. 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哪里: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其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此外,公司还拥有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人才队伍,这也是其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提取调研中的提到的产品的名称以及依赖的原材料:调研中提到的产品主要包括碳化硅复合材料、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系列制品等。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氧化物、金属等。

13. 题材有哪些:题材包括产能信息、未来增长点、国内外竞争情况、国产替代空间、行业景气情况、销售情况、成本控制、定价能力、商业模式、坏账情况、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护城河体现、产品名称及依赖原材料等。

14. 分红情况如何以及将来的分红计划:调研中没有提及公司的分红情况以及将来的分红计划,因此无法对此进行分析。

15. 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判断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耐火材料行业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压力。然而,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未来一年内,公司有望在市场需求增加的推动下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当然,这还需要考虑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总体来说,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较为乐观。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