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7-09 | 积成电子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10.39 | 1.93 | 0.29% | 34.88亿 | 4.6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41% | 8.86% | 21.65% | 2.13% | 2.7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8.12% | 25.43% | 2.70% | 12.65% | 7.3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7.45 | 17.60 | 100.07 | 2.63 | 0.0594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44.57 | 197.87 | 50.57% | 0.24% | 0.8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28亿 | 6.88亿 | 2024-12-31 | - | - |
参与机构 |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公司副总经理周文俊、董事会秘书刘慧娟等带领调研人员参观了展厅、生产车间,简要介绍了公司情况,并与调研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1、公司2023年变电站业务增速较快,是哪些方面的原因? 答:公司2023年变电站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幅较大,一方面得益于变电站业务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提高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合同中标额和高压保护方面都有了突破,公司220kV新一代高可靠变电站主辅保护装置和采集执行单元在去年通过专项检测,获得投标资质;另一方面,公司2023年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整合成立了营销中心和产品竞争力中心,市场开拓力度加大。 2、2023年管理变革的情况及效果怎样? 答:公司2023年实施管理变革,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将主要业务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营销中心和产品竞争力中心。营销中心主要负责签单、交付、售后服务等直接面向客户的活动,能够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反馈、挖潜;产品竞争力中心将各个产品线整合在一起,不同产品线加强技术交流,实现技术共享、平台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产品研发的协同效应。另外人力资源变革方面实施了“获取分享制”,薪酬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 3、公司管理变革初见成效,最新的战略定位是怎样的? 答:整体来说,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努力做大做强。目前公司有三大板块业务,能源电力、公用事业和信息安全,能源电力方面将继续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丰富能源电力领域业务模式,提高能源电力数智化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主业稳健发展;公用事业和信息安全方面,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推动该两大板块业务持续增长,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具体策略上,一是持续开展市场洞察和战略研究,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实行差异化创新;二是继续推进管理变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网内网外业务布局;三是优化全链条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设计,实现降本增效。 4、2024年一季度业绩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特征,收入确认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第一季度占比通常较小,而人工成本和期间费用各期均有一定的刚性支出,综合因素导致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公司正在采取包括实施管理变革、强化市场营销、精细化运营、加强费用管控等多项措施,争取降本增效,尽快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5、请谈谈对虚拟电厂的看法? 答: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电源侧的多能互补、负荷侧的灵活互动,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负荷备用等服务,可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实现源、网、荷、储的合理优化配置及效益最大化。目前很多虚拟电厂是在其原有的能源管理控制系统上糅合了虚拟电厂的概念和功能,公司可以提供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和微能源网解决方案,在实现客户园区自身能源管理的基础上,可配合电网进行调峰、调频、负荷备用等服务。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分析:公司2023年变电站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幅较大,主要得益于技术积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组织结构调整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但没有提及其他产品的产能信息以及具体的产能释放进度。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根据公司的最新战略定位,能源电力、公用事业和信息安全三大板块业务将继续深耕主业,实现主业稳健发展;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公用事业和信息安全两大板块业务持续增长,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具体策略包括持续开展市场洞察和战略研究,实行差异化创新,推进管理变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全链条整体解决方案的成本设计等。 3. 国内和国外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未提供相关信息。 4. 所在行业的景气情况:未提供相关信息。 5. 公司的销售情况:国内销售情况未提及,海外销售情况仅从变电站业务收入增幅较大可以推测有一定增长。 6. 公司的成本控制:公司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实施管理变革、强化市场营销、精细化运营、加强费用管控等,争取降本增效。 7. 产品的定价能力:未提供相关信息。 8. 公司的商业模式:公司通过整合成立营销中心和产品竞争力中心,实现技术共享、平台共享,发挥产品研发的协同效应。同时实施“获取分享制”,薪酬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 9. 坏账情况:未提供相关信息。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未提供相关信息。 11. 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哪里:未提供相关信息。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的原材料:未提供相关信息。 13. 题材有哪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智能电网等。 优势: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有技术积累;实施管理变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网内网外业务布局;提供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和微能源网解决方案等。 劣势:未提及其他方面的信息。风险点:行业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变化;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等。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