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股份(退)2024-06-17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海印股份(退)2024-06-17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6-17 海印股份 - 股东大会交流,路演活动
参与机构
个人投资者
调研详情
1.近期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公司是否有考虑出台稳定股价的措施?

答:公司前期已动员高管进行增持。后续会加强与控股股东沟通并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抓紧落实不限于控股股东增持、高管继续增持等股价稳定方案。

2.请问公司之前提及的公募reits项目有什么进展?

答:您好,公司商业REITs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尽调工作,目前正处于向广东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咨询阶段。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3.公司展贸城收储项目进展情况?

答:2019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区长办公室会议纪要》指定番禺汽车城管委会牵头、亿隆公司负责,拟定展贸城部分土地收储方案。根据海印国际展贸城与亿隆物业签订的《经济发展用地转租合同》中关于“提前收回土地的约定”,我司在该土地收储中的涉及的补偿标的为建筑物及地上附着物。我司已向相关方递交成本测算表,内容为我司及承租客户历年来对展贸城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地上附着物等相关成本及相关费用;承租和经营行为产生的相关费用,合计约16.6亿元。该成本测算已交亿隆公司,并由亿隆公司转交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做地单位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委托的测绘、评估公司进行测绘评估。测绘公司已出具初步的测绘结果,目前处于数据补充和完善阶段。

4.公司新能源业务经营规划?

答:公司光伏发电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其中分布式光伏以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为主,集中式光伏采用“光伏+产业”模式。2024年,公司将继续深化“光伏+”模式发展,坚持“分布式+集中式”并举公司将立足于自身丰富的物业、商业资源及在新能源行业所积累的运营经验,携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及地方国企,拓展“上通绿色发电、下达智慧运营”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模式。在分布式光伏方向,从自有物业切入,持续深耕工商业园区分布式园区光伏;在集中式光伏方向,推动光伏在工农渔林等行业的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通过应用场景的纵向和横向拓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光伏业务规模。

5.公司物业的资产都在什么地方?

答:公司地处华南地区,深耕商业30余年,现有商业物业中成熟物业较多,商业物业多数坐落于广州市天河、越秀等核心商圈及地铁沿线,地理位置优势突出,客流量较大,物业铺位整体出租率较高,盈利水平高。
AI总结
1. 产能信息分析:
海印股份在调研记录中提到了公司的产能释放进度。然而,没有提供具体的数据和比例,因此无法准确评估产能释放进度。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计划在未来深化“光伏+”模式发展,并拓展“上通绿色发电、下达智慧运营”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模式。此外,公司还计划在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方向持续深耕,并推动光伏在工农渔林等行业的特色应用。这些举措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3. 国内和国外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
调研记录中没有提供关于国内和国外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的具体信息。然而,可以推测公司在印刷包装行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变化。

4. 所在行业的景气情况:
从调研记录来看,印刷包装行业的景气状况较好。政府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费升级趋势都有助于行业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行业景气程度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和市场动态。

5. 公司的销售情况:
调研记录提到了公司在国内外的销售情况。在国内方面,公司拥有较多成熟物业,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大,整体出租率较高,盈利水平高。在海外方面,公司尚未提及具体销售情况。因此,无法全面评估公司的销售情况。

6. 公司成本控制:
调研记录中提到了公司已经向相关方递交成本测算表,内容为公司及承租客户历年来对展贸城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地上附着物等相关成本及相关费用;承租和经营行为产生的相关费用,合计约16.6亿元。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7. 产品的定价能力:
调研记录中没有提及公司的定价能力。然而,定价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定价策略等。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才能判断其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调研记录中提到了公司的商业REITs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前期尽调工作,目前正处于向有关部门咨询阶段。此外,公司还计划深化“光伏+”模式发展,并拓展综合智慧能源服务模式。这些举措表明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9.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没有提及公司的坏账情况。然而,坏账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措施才能判断其坏账风险程度。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