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远2024-05-3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科力远2024-05-3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30 科力远 - 现场参观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18.55 3.44 0.26% 96.43亿 1.9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9.20% 39.20% 9.50% 9.50% 3.0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5.30% 15.30% 3.03% 3.03% 1.36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26 8.45 99.73 0.82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41.26 46.98 68.27% 0.52% 0.60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34.21亿 2025-03-31 - -
参与机构
华泰证券,湖南湘江私募基金,深圳市和善资产管理,深圳宇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长电投资管理
调研详情
证券事务代表汤锐先生先就公司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公司自上市以来坚持节能减排战略道路,从电池材料起家,以带状泡沫镍发明专利,打破国内该领域的技术壁垒,产品领跑市场,历经五年上市,搭建镍电强链,占据了镍氢电池的绝对市场份额,紧随市场变更,实现产品市场转型,布局碳酸锂,铺路储能市场,延续节能减排的愿景,坚持企业初心。
最后在投资者交流互动环节,由公司参会人员就公司近期经营发展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密切的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1、请介绍一下公司的锂电产品现在的产能情况及后续规划。
回复:根据已有的详勘报告和预测,我们所拥有的四座锂矿矿石资源储量预测不低于1200万吨,结合地下矿石锂元素含量更高的特点,四座矿总储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40万吨。目前公司锂矿产能为20万吨,计划扩产到80万吨,可满足2万吨碳酸锂的生产需求。此外,公司依托先进材料国家工程中心与中南大学合作,在洞采矿的选、冶技术上加速技术改良,预期该技术产业化应用后,锂云母精矿冶炼过程锂的浸出率提高8%以上,碳酸锂生产后的渣量将减少50%以上。目前子公司金丰锂业的碳酸锂产能为1万吨,总的产能规划为3万吨,目前扩产项目已完成厂房搭建,公司将根据碳酸锂产品的技术革新完成度及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扩产完成后的盈利能力实时推动产能拓展计划。
2、公司同丰田的合作未来是否会存在缩量的现象?
回复::公司同丰田的合作主要体现在HEV动力电池的供应链体系上。目前公司的HEV动力电池装机量基本稳定在36至48万台套之间波动,2023年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HEV电池及材料供应量约为36万台套,2024年预计供应量提升至40万台套以上。从丰田的销售数据来看,当前丰田的HEV车型在全球市场的销量依然保持增长的趋势,未来如果客户有增量计划,公司也将积极配合扩产。此外,除HEV动力电池外,公司镍氢电池也在积极拓展新市场,比如电网侧调频市场,轨道交通(高铁、地铁、城轨等)辅助电源,电磁屏蔽材料,航空冷链、鱼雷潜艇等电源市场。
3、从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即从材料端到应用端全产业链布局,不知锂电方面是否也将考虑填充当前产业链确实的环节?
回复:公司从锂电材料出发主要是为了为公司的储能市场赋能,目前国内的锂电市场发展成熟,供应链上下都有既存的优秀企业,公司以现在的时间点单枪匹马的进入中游市场显然是不明智的,但公司仍会寻求优秀的中游企业共同合作,推进产业及技术的革新。根据公司的储能战略规划,在储能产业链中聚焦于上游锂电原材料和终端储能市场,通过公司自有锂矿资源保证上游材料供应,通过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与中游各优质企业合作共赢,再由公司完成终端储能系统集成,输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储能系统产品面向客户。同时,公司牵头组建储能产业基金为储能战略实施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与中创新航完成母基金搭建,将支持发电侧、电网侧等市场订单获取。
4、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的进展如何呢?
回复:公司认为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将成为下一代能够解决或者替代当前业态下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导地位的方向。基于这样的战略认知,公司主要针对固态电池的核心零部件,以干法电极的技术创新为主,该技术可应用于固态、半固态、液态电池的正、负极片生产,将有效提升固态电池产品性能品质。该项技术目前在研发阶段,预计今年内完成中试,未来将根据客户需求推进产业化落地。
5、目前公司碳酸锂的成本如何?
回复:按自有矿全自供生产碳酸锂核算,公司碳酸锂整体制造成本约在7万以内。目前,自有矿供给尚需扩能提升,同时需采购部分锂精矿,整体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公司正在研发新型提锂和选矿技术,未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和尾渣量,提升碳酸锂业务盈利水平。
6、公司披露的一季报增长主要原因是消费类电池的毛利增长及客户结构的改变,请问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回复:公司主动减少利润率较低的订单,转而承接更高盈利水平的订单。其中3C产品同美团、怪兽、罗马仕等充电宝业务的拓展;两轮车市场同九号、哈啰单车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都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智能家居、滑板车等不同赛道的民用电池市场。
A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 锂矿资源储量预测不低于120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40万吨。
   - 目前锂矿产能为20万吨,计划扩产到80万吨,可满足2万吨碳酸锂的生产需求。
   - 子公司金丰锂业的碳酸锂产能为1万吨,总的产能规划为3万吨,扩产项目已完成厂房搭建。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预计今年内完成中试。
   - 拓展新市场,如电网侧调频市场、轨道交通辅助电源、电磁屏蔽材料、航空冷链、鱼雷潜艇等电源市场。

3. **国内外竞争情况**:
   - 丰田合作稳定,HEV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定,预计2024年供应量提升。
   - 国内锂电市场发展成熟,公司聚焦上游锂电原材料和终端储能市场。

4. **行业景气情况**:
   - 丰田HEV车型全球销量增长,表明市场对HEV动力电池的需求稳定增长。

5. **销售情况**:
   - 国内销售:3C产品与美团、怪兽、罗马仕等合作,两轮车市场与九号、哈啰单车等合作。
   - 海外销售:未提及。

6. **成本控制**:
   - 碳酸锂整体制造成本约在7万以内,正在研发新型提锂和选矿技术以降低成本。

7. **产品定价能力**:
   - 未明确提及,但通过技术改良和成本控制,公司可能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 从锂电材料出发,聚焦上游锂电原材料和终端储能市场,与中游企业合作共赢。

9. **坏账情况**:
   - 调研中未提及。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固态电池技术正在研发阶段,预计今年内完成中试。

11. **护城河**:
    - 带状泡沫镍发明专利,打破技术壁垒。
    - 锂矿资源储量预测,自有矿供给。

12. **产品名称及原材料依赖**:
    - 产品:HEV动力电池、固态电池、碳酸锂。
    - 原材料:锂矿石资源。

13. **题材及优劣势**:
    - 优势:技术领先、资源自供、合作稳定。
    - 劣势:市场竞争激烈,需持续技术创新。
    - 风险点:技术产业化落地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变化。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调研中未提及。

**综合分析**:
公司在锂电材料和储能市场有明确的增长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来推动业绩增长。与丰田的合作稳定,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公司在研发固态电池方面有明确规划,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动力。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是公司维持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公司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绩预期。

**业绩预期**:
考虑到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方面的积极布局,以及与丰田等合作伙伴的稳定关系,预计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有望保持增长。然而,需要关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度和市场接受度,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因素将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