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防务2024-05-1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天和防务2024-05-1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14 天和防务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 3.81 - 56.78亿 4.87%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4.77% -34.77% -534.67% -534.67% -39.32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3.51% 23.51% -39.32% -39.32% 0.2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8.70 48.45 140.09 2.4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404.49 167.38 42.56% -0.06% -0.32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7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6.12亿 2025-03-31 预计:净利润-9500--7500 报告期,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内外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公司立足主业、围绕核心客户需求,着力低空近防、边海防、5G射频、大数据、低空经济等方向,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及新产品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军品方面,公司军援、军贸及海洋系列产品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产品交付验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军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民品方面,受行业竞争加剧、集采单价下降及移动通信网络部署的周期性等因素影响,使公司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情形下,通信电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中有降;同时,“某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首批及第二批次合同正在按照军方计划执行,产品尚未完成交付验收,年度内暂未确认收入,对公司军品业绩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综合多重因素影响,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已有所好转但仍未及预期。近几年,公司紧紧围绕军工装备、5G射频、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的不断深化,聚焦主业,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投入,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随着在手合同的陆续交付及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在国家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及“5G+工业互联网”、5G-A、5G-R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新机遇驱动下,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较好改善。本
参与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淡水泉投资
调研详情
公司领导陪同来访人员进行了有关产品区的参观、介绍,同时向来访人员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就公司在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业务领域的产品、市场和业务发展的情况等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问1、公司如何布局军品业务和民品业务?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低空近防推动低空制空权能力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便携式防空导弹信息化指挥为重点,通过军事牵引、主业整合、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及产品,形成了军民品共举融合发展的业务布局,军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天伟电子为业务平台,聚焦于低空近防、边海防等方向,民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华扬通信为射频产业化平台,聚焦于5G射频产业链方向,同时为了践行国家战略、深化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军民两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公司打造了“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业务,聚焦于物联感知、行业大数据等方向,构建军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电子信息体系。现阶段,公司已形成了“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并持续深耕。

问2、公司军工装备核心产品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公司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能够为便携式防空导弹提供空情情报、作战指挥、火力控制,使便携式防空导弹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其主要作战对象为直升机、歼击机和低小慢无人机等,主要由雷达单元、作战指挥单元、引导瞄准装置以及通信系统和车载平台等组成。

问3、公司在低空空管保障业务领域的相关产品有营收或者订单了吗?相关产品系统软件是公司自己团队做的吗?

答:公司的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航空应急移动塔台车、低空飞行服务(站)系统、便携式ADS-B/BD/4G发射机等产品已有销售或租用合同;航空应急飞行服务保障平台、5G空管业务通信接入平台已完成在应用环境中的验证,相关系统运行稳定;低空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分别为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课题创新成果,已完成通航机场验证。相关产品系统软件属公司自研。

问4、公司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AUV)有哪些特点?

答:公司子公司天和海防拥有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AUV)相关产品,是军民两用产品,携带搭载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在水下执行不同的任务。航行器是一种可以长期潜航、无人驾驶的水下机器人,能够依靠自带能源、自主控制,通过配置任务载荷执行作战或进行海洋探测等水下作业任务并能完成自主回收和反复使用。

问5、公司军工装备业务目前订单情况如何?

答:公司军工装备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未来随着国防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公司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军工装备业务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军品业务主要以子公司天伟电子为业务平台,天伟电子已签订“某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二批次合同,履行金额约为2.6亿元人民币,合同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中,该项目后续有望为公司带来持续订单。

问6、公司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有何预期?

答:公司目前正处于科研战略、能力建设的投入期、核心技术攻关的提升期及规模化、产业化加速的推进期,公司紧紧围绕军工装备、5G射频、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方向不断深化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尽管公司业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但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攻坚克难。报告期内,公司军品业务持续稳步推进,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G射频产品不断提升优化,加强在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天融工程业务线深化了核心业务与发展布局,业务示范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在“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军费预期增长、5G创新应用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多轮因素驱动下,随着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推进,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较好改善,加速走出低谷期。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化进程,积极拓展市场份额,推动新业务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A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与释放进度**:
   - 调研记录中没有明确提供具体的产能信息或释放进度。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来分析。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军工装备业务:随着国防建设的深入推进,军工装备业务有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5G射频产品:在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
   - 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业务示范成效显著,有望实现业绩改善。

3. **国内外竞争情况与国产替代空间**:
   - 调研记录中未提供具体的竞争对手信息或国产替代的详细情况。但考虑到公司在军工装备和5G射频领域的布局,可能存在一定的国产替代机会。

4. **行业景气情况**:
   - 军工装备、5G射频和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业务的发展,表明公司所在行业可能正处于增长期。

5. **销售情况**:
   - 国内销售:公司军品业务稳步推进,5G射频产品和天融工程业务线有显著成效。
   - 海外销售:调研记录中未提供海外销售的具体情况。

6. **成本控制**:
   - 调研记录中未明确提及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7. **产品定价能力**: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产品的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军民融合,形成了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三大业务体系。

9. **坏账情况**: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坏账情况。

10. **研发投入与进度**:
    - 公司正处于科研战略、能力建设的投入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11. **护城河**:
    - 公司的护城河可能体现在其军工装备、5G射频产品和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业务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地位。

12. **产品名称与原材料依赖**:
    - 提及的产品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航空应急移动塔台车等,但未提及依赖的原材料。

13. **题材**:
    - 军工装备、5G射频、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等,这些都是公司的优势题材。
    - 劣势和风险点可能包括业绩未达预期、市场竞争等。

14. **分红情况与计划**: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分红情况或计划。

15. **未来一年业绩预期**:
    - 考虑到公司在多个领域的布局和研发投入,以及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政策支持,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可能较为乐观,但需要关注其业绩是否能达到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综上所述,公司在军工装备、5G射频和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领域有明确的业务布局和增长点,但需要更多具体数据来评估其产能释放进度、销售情况、成本控制、产品定价能力和坏账情况。同时,对于公司的分红计划和未来业绩预期,应保持谨慎态度。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