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5-10 | 蓝盾光电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652.46 | 2.11 | 0.24% | 42.31亿 | 1.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0.42% | -5.22% | -43.71% | -84.55% | 1.19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5.08% | 19.96% | 1.19% | 6.01% | 1.5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7.73 | 13.86 | 100.12 | 15.68 | 0.0092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85.30 | 268.70 | 20.95% | -0.56% | 0.0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1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63亿 | 1.28亿 | 2024-12-31 | 预计:净利润550-800 | 公司2024年度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2.公司2024年度对外投资的参股公司处于发展前期,按权益法初步测算确认投资亏损。 |
参与机构 |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1.公司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都有所下滑,请问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收入下降的情况?预计2024年能否扭亏为盈? 答:您好!2023年度,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业务发展放缓,且公司对部分利润率较低的业务采取了主动收缩的战略调整,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为应对业务发展瓶颈,公司积极探索战略转型,经管理层反复慎重研究,公司稳步进行如下探索和尝试:(1)公司致力于开发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先进激光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领域)、智慧信控、恶劣天气管控等高科技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高筑核心产品技术壁垒,寻求新的业务突破点;(2)公司主动对毛利率较低、回款周期较长的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进行战略收缩;(3)将投资有潜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公司的战略规划之一,提高资产质量、获取潜在收益、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根据公司已经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未出现亏损情况,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对外披露的相关定期报告。谢谢您的关注! 2.请问公司未来业绩得增长点在哪里?业务是否与低空经济有关?谢谢 答:您好!面向“十四五”和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抓住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监测、交通“数据大脑”建设、气象高质量发展等新市场机遇,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转化效率,持续巩固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业务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发展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监测设备可以监测垂直3km内的温度、湿度、风场等大气参数,以及垂直3km内的臭氧、二氧化碳、颗粒物等大气成分,公司将积极寻求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机会。谢谢您的关注! 3.看到公司研发费用有所减少,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在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上有所放缓?董事长能否说明这是否会对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产生影响? 答:您好!公司积极探索战略转型,致力于开发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先进激光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领域)、智慧信控、恶劣天气管控等高科技新产品,丰富产品种类,高筑核心产品技术壁垒,寻求新的业务突破点。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主要是公司基于研发规划战略调整对研发团队进行整合,部分与研发方向不匹配的研发人员离职,部分研发人员还没有到岗,导致研发人员工资支出下降所致。谢谢您的关注! 4.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较大,董秘能否阐述公司对应收账款回收和存货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防范潜在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答:您好!对于应收账款回收,公司采取主动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风险管控力度,持续对客户资信进行跟踪掌控,择优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加大应收款项回款考核力度,建立逾期应收款项预警制度,将回款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落实责任主体,强化监督与考核;加强催收力度,督促客户及时结算和款项支付,对个别恶意拖欠及拖欠时间较长的,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律方式收回。公司存货中未验收项目成本的占比较大,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模式涉及多个长期、复杂的项目,项目完工后需经客户验收才能确认收入,期间所发生的成本会计入存货,待验收确认收入后再结转营业成本,项目验收的进度直接决定了存货的消耗速度;为应对项目验收进度对存货消耗的影响,公司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市场导向及客户中心理念,加强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优化供应链和存货管理流程,合理控制存货规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存货风险管控,并积极协调有关建设单位,推进有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结算、决算进度。终上所述,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风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谢谢您的关注! 5.公司参与的“大气臭氧污染监测系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目前的进展如何,预计何时能产生收益? 答:您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三款仪器的工程化样机研制,以及臭氧污染精细化管控系统平台的开发,研制仪器和系统平台在宿迁、银川等地市开展示范应用,并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公司将持续加速推进上述产品的产业化进度,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规模带来的相应收益。谢谢您的关注! 6.请问管理层今年的业绩目标是多少? 答:您好!公司将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并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力以赴完成公司业绩目标。谢谢您的关注! 7.请问公司目前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持这种优势 答:您好!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采用原始创新、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创新等多种创新路径,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高公司技术开发水平,持续巩固公司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业务核心竞争力。谢谢您的关注! 8.领导怎么看待仪器仪表制造行业未来的风险点和机遇点 答:您好!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国家对仪器仪表行业高度重视,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和促进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通过智能制造专项、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专项等项目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逐渐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已经形成细分门类基本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科研能力和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稳步推进;整体上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谢谢您的关注! 9.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了114.38%,能否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您好!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主要是2023年度较2022年度支付供应商货款和上缴税金减少所致。谢谢您的关注! 10.你好,请问今年公司的分红计划?是不是会响应国家号召多分一些? 答:您好!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如下:拟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1,869,930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7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共计10,022,114.68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52,747,972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为184,617,902股;本年度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公司未来分红计划,请关注公司后续对外披露的相关利润分配预案。谢谢您的关注! 11.可否大概说说公司近几年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答:您好!面向“十四五”和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抓住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监测、交通“数据大脑”建设、气象高质量发展等新市场机遇,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转化效率,持续巩固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业务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发展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谢谢您的关注! |
AI总结 |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调研记录中没有直接提供具体的产能信息,因此无法直接分析产能释放进度。需要更多数据来评估。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计划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来寻求业务突破,包括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监测、先进激光雷达等。同时,公司也在探索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机会。 3. **国内外竞争情况与国产替代空间**: 国内仪器仪表行业整体水平处于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但国家政策支持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公司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实现国产替代。 4. **行业景气情况**: 调研记录中未明确提及行业景气情况,但提到了国家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支持,表明行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5. **销售情况**: 调研记录未提供具体的销售数据,但提到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6. **成本控制**: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存货管理流程、加强项目建设质量管理等措施来控制成本。 7. **产品定价能力**: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产品的定价能力,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转化效率来增强竞争力。 8. **商业模式**: 公司致力于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提供高科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 9.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提到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收措施,以防范资金流动性风险。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研发团队的整合和战略调整。 11. **公司的护城河**: 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以及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项。 12. **产品名称与原材料依赖**: 调研记录中提到了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先进激光雷达等产品,但未提及具体依赖的原材料。 13. **题材**: 公司的题材包括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优势在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劣势可能在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可靠性。 14. **分红情况**: 2023年度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未来的分红计划将根据公司业绩和政策调整。 最后,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公司战略转型效果、新产品市场接受度等因素。对于调研中提到的内容,应保持谨慎态度,关注公司后续的定期报告和市场表现。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