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5-08 | 国泰环保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1.24 | 1.97 | 4.50% | 26.64亿 | 1.5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11% | 6.11% | -19.66% | -19.66% | 31.69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3.75% | 43.75% | 31.69% | 31.69% | 0.3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87 | 10.59 | 65.84 | 319.61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5.77 | 149.70 | 3.59% | -0.18% | 0.2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04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线上参与公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1、请问公司主要污泥处理项目对于公司的业绩贡献未来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答:您好!公司主要项目服务的客户或地方政府在近三年内均有增加污水处理规模、提标改造或对早期填埋泥进行处理处置等规划。公司系上述客户的主要污泥处理服务供应商,随着客户未来规划的逐步落实,公司主要项目的污泥处理服务量有望逐步增加。具体而言,公司业主单位杭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未来规划新增污水处理量合计超300万吨/日,新增污泥处理量合计超95万吨/年。 2、请问近年国家宏观政策对公司污泥处理业务发展是否有积极或消极影响? 答:您好!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元合作机制为具备核心污泥处理技术的民营环保企业凿破了与国企合作的壁垒。此类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地方国企所掌控的市场资源优势,共同推动污泥处理行业向低碳化、资源化的转型,为合作双方实现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铺平道路。我国部分主要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武汉、重庆等城市主流的热电厂协同焚烧受电网负荷调度周期影响造成污泥处置能力存在明显的峰谷周期;水泥窑协同处置受产能制约和下游出路影响,污泥处理处置规模和安全可靠性受限;上海、成都、东莞(在建)等城市热干化独立焚烧项目普遍存在投资昂贵、运行成本高、能耗高等缺点。公司技术在“统一大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相关政策引导下,有望充分发挥经济性好、节能降碳的技术优势,实现存量项目的逐步替代和新建项目的加速应用。 3、请问公司锂电环保设备的市场空间及前景如何? 答:您好!锂电设备配套节能环保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社会对环保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密切相关。未来,这一领域将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锂电设备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这包括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设备和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同时,加强对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将有助于推动锂电设备配套节能环保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锂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为锂电设备配套节能环保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进一步普及,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将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请问公司在锂电环保设备方面有什么业务布局和未来规划? 答:您好!围绕锂电新能源配套行业,公司正推广定制化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循环技术。公司基于在废气处理(VOC)、溶剂回收、多类重金属和固废资源化领域20余年的深耕和持续研发、工程实践及技术积累,为锂电池、新材料、化工行业客户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废弃物高值资源化等方面成套装备,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应用于行业龙头,部分设备有望实现产业化应用。例如:电池箔压延生产线压延油循环利用系统,回收航空煤油,为客户节省航空煤油使用量约30%;锂电池水性粘结剂生产企业VOCs处理成套设备,解决精细化工企业厂内低浓度VOC安全治理的需求,实现环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环保达标和经济性的统一。 5、请问公司在水生态环境修复业务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情况如何? 答:您好!公司生态环境修复领域主要技术包括河湖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引水净化技术、生态系统循环净化技术等。河湖底泥污染控制技术是主要对受污染河流、湖泊内源污染物的清理、处理及处置,是河湖水环境治理系统的关键之一,通过对河湖底泥处置技术,清理河湖底部污染物,并通过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等系列措施,最终实现河湖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引水净化技术通过分析流域内入河污染负荷总量、充分挖掘流域水资源用于河道补水、采取水力调控的手段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采用净化技术改善补水水质,增强水体循环。生态系统循环净化技术构建稳定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体系,恢复“草型清水态”自净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环境质量。2023年公司依托上述核心技术体系,承担了《2023年亚运水环境保障项目(钱塘区)》、《城厢街道亚运水质保障清水入城政府采购项目》等杭州亚运环境保障项目和《白杨街道5号渠生态治理项目》等生态系统循环净化示范项目。 6、请问公司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方面是否实现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突破? 答:您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公司运用智能化、数字化与循环资源化技术,将农村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共同富裕目标紧密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环境问题与资金难题的解决。在碳排放市场,公司紧跟“双碳”政策,布局林业碳汇项目,进军碳汇市场,提前抢占未来碳定价机制中的竞争优势。在国内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公司开发的超高效膜分离与高级氧化技术在催化剂性能提升、反应条件优化及与其他技术耦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有望实现工业化应用。对于国际客户,公司根据各国水管理需求,提供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如为缺水地区提供高效、灵活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水技术;为饮用水生产和污水处理设施相对完备的国家推广先进的污泥减量化、能源化及符合当地法规的协同处置技术。此外,公司正布局高效矿产开采、深加工及伴生资源循环技术,服务于非洲、东南亚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利用率低的国家和地区。 |
AI总结 |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公司各方面情况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 公司主要污泥处理服务的客户或地方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增加污水处理规模和提标改造,预计新增污泥处理量超95万吨/年。 - 产能释放进度与客户规划的逐步落实密切相关,具体进度取决于客户项目的实施情况。 2. 新的增长点: - 污泥处理服务量的增加。 - 锂电环保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 - 水生态环境修复业务的技术储备和项目承担。 3. 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 - 国内:公司技术在政策引导下有望实现存量项目的逐步替代和新建项目的加速应用。 - 国外:公司为国际客户提供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4. 行业景气情况: - 污泥处理行业正向低碳化、资源化转型,行业景气度提升。 - 锂电设备配套节能环保装备市场快速发展,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 5. 销售情况: - 国内:公司是主要污泥处理服务供应商,随着客户规划的落实,销售有望增长。 - 海外:公司提供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销售增长。 6. 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定制化服务来控制成本,如电池箔压延生产线压延油循环利用系统。 7. 产品定价能力: - 公司在某些领域拥有技术领先优势,这可能赋予其一定的定价权。 8. 商业模式: - 提供污泥处理服务。 - 推广定制化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循环技术。 - 承担水生态环境修复项目。 9. 坏账情况: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坏账情况,需进一步分析财务报表。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公司在废气处理、溶剂回收、重金属和固废资源化等领域有20余年的技术积累。 - 正在推广多项技术突破并应用于行业龙头。 11. 护城河: - 技术领先优势。 - 与地方政府和国企的合作关系。 12. 产品名称及原材料依赖: - 产品包括电池箔压延生产线压延油循环利用系统、锂电池水性粘结剂生产企业VOCs处理成套设备等。 - 依赖的原材料未在调研记录中明确提及。 13. 题材及优劣势、风险点: - 优势:技术领先、政策支持、市场空间大。 - 劣势:客户项目实施进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产能释放。 - 风险点:市场竞争、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政策变动。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分红情况,需参考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公告。 最后,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将受到其技术优势、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效果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调研中提到的精神纲领和未来规划,应保持谨慎态度,关注其具体实施进展和效果。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