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4-10 | 莱茵生物 | - | 线上交流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5.35 | 1.85 | 2.55% | 57.62亿 | 4.8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0.21% | 30.21% | 14.95% | 14.95% | 7.3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2.02% | 22.02% | 7.35% | 7.35% | 0.9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3.10 | 7.05 | 90.23 | 3.0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69.00 | 171.10 | 36.75% | 0.19% | 0.4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2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0.16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15677-18978 |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单品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大全球市场的开拓力度,重点挖掘客户的深度应用潜力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依托自身丰富的产品矩阵、定制化的配方应用服务能力以及产能优势,莱茵生物的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也获得越来越多国内外品牌客户的认可。同时,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新增产能建设,合成生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0%-1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94%-755%。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品、技术、产能及市场优势,持续增强与国内外客户合作粘性,提升市场占有率,内部管理提质增效,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
参与机构 |
西部利得基金,恒生前海基金,浙江益恒投资,上海明河投资,深圳市前海禾丰正则,长江证券,天风证券,鹏华基金,中天国富证券,瑞士百达,德邦证券资管,太平资产,上海黑盒资产,中铖润智资产,中银国际证券,德邦证券,财信证券自营,长城财富保险资管,华安证券,中欧基金,北京和聚私募基金,磐厚动量(上海),上海海宸投资,深圳前海承势,中信保诚基金,重庆诺鼎资产,深圳正圆投资,淳厚基金,浙商证券,天治基金,东方证券,中金公司,上海顶天投资,华鑫证券,国信资管,上海金恩投资,上海混沌道然资产,国元证券,财信证券,广发基金,上海名禹资产,上海兆天投资,福建豪山资产,淡水泉投资,汇华理财,序列(海南)私募基金,华夏久盈资产 |
调研详情 |
一、董事会秘书罗华阳先生介绍公司2023年度经营与业绩情况。 二、问答交流: 问题一:公司预计今年天然甜味剂市场是否还会出现供需失衡的可能? 2023年天然甜味剂行业遭遇了短期的供需失衡,主要原因是2022年原料采购季,整个行业对于疫情后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预期很高,大量备货,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和行业企业都保有较高的库存。另外由于疫情期间物流不畅,客户也保有相对较高的原料库存,同时大家也预期到2023年原料的供应,特别是罗汉果原料会大幅增加,导致2023年前三季度提取企业去库存需求强烈,价格竞争加剧。从天然甜味剂行业发展历史来看,这种多因素共振导致供需失衡的情况还是非常罕见的。近年来,天然甜味剂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市场应用的开发潜力与空间都很充足,因此我们认为去年的供需失衡只是一个短期波动,并不会改变天然甜味剂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 问题二:我们关注到公司在生物合成,以及东南亚布局,未来几年的业务布局亮点有哪些? 一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公司全面推进天然提取和合成生物双技术路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现阶段,公司已在核心产品的多个生物合成技术方面取得多项专利,并获得一些全新结构的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陆续上市销售。同时,公司与江南大学、湖南农大等高校及研发机构的合作,也在部分成分的全生物合成技术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并进入放大试验阶段。未来公司将逐步在合成生物领域形成研发、中试、大生产等不同阶段的管线产品矩阵。 二是在供应链方面,根据全球客户的需求,公司2023年以来也在探索境外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的可能性,例如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与合作伙伴开展原料的试种或采购,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供应链选择。 问题三:2023年公司甜叶菊和罗汉果采购及销售价格总体变化情况如何? 2023年,甜叶菊原料市场采购价格保持平稳,同比价格波动幅度在10%以内,售价相对比较平稳;罗汉果原料的平均采购价格较2022年历史最高价应该说下降了近三分之二,主流规格的提取物产品价格下降了近50%,因此毛利空间有一定改善。 问题四:公司预计2024年天然甜味剂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变化趋势如何? 根据去年原料收购情况来看,今年甜叶菊种植量以及提取物的价格预计会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罗汉果在经历了去年原材料采购价大幅下滑的情况后,预计今年种植量会有所减少,因此采购价格预计将会有较好的回升,带动罗汉果产业向均衡市场发展。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稳定的上游供应将更有利于提取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相较于原料价格的暴涨暴跌,公司更期望看到的是原料端的稳定发展,包括价格、供应量、质量等各方面。 问题五:请问公司未来几年产能储备情况如何? 公司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等新募投项目正式建成后,位于桂林的植物提取综合生产基地预计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植物提取工厂之一。目前公司产能充足,叠加不定期的技术改造与设备优化,我们预计三年内不会有大的产能扩张计划。 问题六:公司工业大麻业务发展规划如何? 为加速推进工业大麻工厂产能的释放,公司对该业务进行了多点布局,一方面,公司在原有CBD产品业务上做了一些调整,针对雾化领域新增CBD转化产品系列的生产,如D8等产品,目前已形成部分销售。另一方面,公司正积极探索布局工业大麻雾化终端市场,积极寻求新的业务突破口,通过合作运营团队开展新业务,公司对该团队在营收、净利润目标及现金流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考核体系,希望能在工业大麻雾化终端业务上打开局面。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希望能实现工业大麻项目2024年大幅减亏的业绩目标。 问题七:公司天然甜味剂原材料收购的定价方式是怎样的? 年初,公司会通过了解市场的发苗数量和种植情况,初步制定当年应当签订的保价回收合同体量,在原料供给相对平稳的年份,会选择以保价回收合同为主来保障当年的采购需求;如遇供需变化较大的年份,则会适当减少保价回收的合同签订量,采取市场价采购的方式。在市场化原材料收购时,公司会根据短期时间内原材料市场的出货量,向合作社或农户提供接近市场价格的实时报价。 问题八:公司植物提取业务的直销和分销比例如何? 公司植物提取业务以直销为主。 问题九:公司植物提取业务如何定价?按年度或月度定价? 公司按照不同产品规格、含量、组合等情况,根据订单需求,实时定价。 问题十:公司第四季度单季天然甜味剂价格和利润空间变化情况如何? 2023年第四季度,由于罗汉果原料采购价格下降的原因,罗汉果提取物产品价格下调,但毛利空间得到了一定改善;甜叶菊原料价格较为稳定,受益于第四季度下游需求的恢复,甜叶菊提取物产品价格和毛利率都实现了回升。 问题十一:2023年原材料价格下跌,是否会导致今年产品价格比去年第四季度价格进一步下滑? 植物提取原料采购与生产均集中于第四季度,因此新产品的价格于第四季度已基本确定,新一年的产品价格与上一年第四季度价格不会存在大的差异。当然,一年的经营期间内,我们也会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对产品价格进行略微调整,但总的来说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 问题十二: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公司各业务发展都有改善的趋势,请问公司2024年的业绩指引如何,以及折旧、销售费用方面预计会有明显变化吗? 目前,从行业及各单品的市场情况来看,预计2024年1、2季度将会延续去年第4季度向好的发展趋势。公司2024年全年的营收增速目标为15%-20%,在剔除掉证券投资等非经营性损益的变动影响后,主营业务的净利润预计是有可能实现翻番以上的。在费用方面,新工厂预计将于下半年投产试运营,预计2024年公司折旧费用将会有所增长。此外,销售费用方面,预计本年度公司将会在人才引进和市场开发方面加大投入,相关费用会有所增加。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 公司在桂林的植物提取综合生产基地预计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植物提取工厂之一。 - 公司目前的产能充足,且有不定期的技术改造与设备优化,预计三年内不会有大的产能扩张计划。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技术突破:公司全面推进天然提取和合成生物双技术路线,已取得多项专利,并预计2024年将有新产品上市销售。 - 供应链布局:探索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建立完整供应链体系,提供多样化的供应链选择。 3. 国内和国外竞争情况、竞争对手及国产替代空间: - 2023年天然甜味剂行业出现短期供需失衡,但长期趋势向好,市场应用开发潜力大。 -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和供应链优化,有望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行业景气情况: - 天然甜味剂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市场潜力充足。 5. 销售情况: - 公司植物提取业务以直销为主,按订单需求实时定价。 - 第四季度下游需求恢复,甜叶菊提取物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回升。 6. 成本控制安排: -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优化来提升产能效率,同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7. 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与客户建立直接的销售关系,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和供应链优化来增强竞争力。 8. 坏账情况分析: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坏账情况,需要进一步的财务数据来分析。 9.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 公司在生物合成技术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进入放大试验阶段,并计划2024年推出新产品。 10. 产品名称及依赖的原材料: - 产品: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CBD转化产品系列(如D8等)。 - 原材料:甜叶菊、罗汉果、工业大麻。 11. 题材: - 天然甜味剂、生物合成技术、工业大麻。 优势: - 技术领先,拥有多项专利。 - 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多元化风险。 劣势: - 短期内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 - 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风险点: -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需失衡的风险。 - 新业务领域的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 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 - 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预计2024年营收增速目标为15%-20%,主营业务净利润有可能实现翻番以上。但需注意,这需要在市场稳定和原材料价格相对平稳的条件下实现。同时,新工厂投产试运营可能会增加折旧费用,销售费用也可能因市场开发投入增加而上升。因此,虽然业绩预期向好,但仍需关注市场变化和成本控制情况。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