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1-30 | 天迈科技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4.92 | - | 23.88亿 | 2.6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36.18% | 136.18% | 95.52% | 95.52% | -5.3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5.22% | 35.22% | -5.32% | -5.32% | 0.1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0.54 | 57.40 | 102.16 | 8.0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452.03 | 579.90 | 29.13% | 0.65% | 0.01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1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60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6500--5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导致订单不足,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同时公司加大智能座舱业务的资源投入,由于智能座舱业务尚在投入阶段,还未能贡献收入和利润。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公司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致力于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优化成本结构,以期改善当前的盈利状况并增强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
参与机构 |
珠海德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广州睿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双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牛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世纪致远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财富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云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朵娜创梦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董事会秘书刘洪宇先生首先就公司基本情况及2023年度业绩情况,向参与交流活动的投资人进行了简单介绍。 天迈科技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智能交通行业,包括智能公交、智能出租和两客一危等业务。公司基于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和5G等技术,为客户提供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私家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对地面公交客流量造成较大冲击,叠加疫情影响,乘客出行习惯发生改变,地面公交发展面临挑战,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根据慧眼看车的统计,2023年公交车销量同比下滑28.7%。公共交通行业严峻的形势对公司智慧公交主业造成较大影响,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不及预期,造成净利润较大亏损。公司也在积极考虑业务转型,未来将以商用车智能座舱和新能源充电桩为主要突破口。 投资者问答环节主要交流问题如下: 一、公司控股股东近期进行的协议转让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目前公司正处于重要的业务转型期,控股股东希望为公司引入在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投资人,借助投资人在汽车电子、智慧交通等领域具有投资经验和产业背景,协助公司业务转型和产业布局。 二、公司2023年度定增进展如何? 答:公司2023年度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事项于去年五月份启动,募集资金用于商用车智能座舱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一直与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准备相关发行申报材料。由于再融资新规的出台,加上补充三季度财务数据,定增进度晚于预期。公司后续会与相关中介机构继续推进本次定增事项,计划在春节后择机进行询价发行、递交申报材料等工作,公司会根据进展情况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三、公司未来是否会有新的股权激励措施? 答:公司于2021年推出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由于对当时的市场环境、行业困难估计不足,制定的考核指标较高,上一次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不甚理想。未来公司会考虑在公司布局的新产业和新业务下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股权激励安排,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 三、公司智能座舱目前研发和市场推广进展如何?如何与竞争对手竞争?今年能否有一定的收入贡献? 答: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智能座舱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最初主要在乘用车领域兴起。公司未来的智能座舱产品将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这与乘用车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有所区别,在商用车的领域中,主要关注驾驶的安全性和运营管理的效率。因此,公司的智能座舱产品功能和设备集成,实现一个设备满足多项国家标准和运营安全规定,为车企和运营企业降低成本,并结合运营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 我们是从去年的5月份开始筹建整个项目团队,在深圳招募了一批高素质研发人员,目前第一代产品原型机已基本完成研发,正在进行功能测试。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我们进行了一些市场推广,产品得到了一些商用车厂的认可,公司正与一些商用车厂进行方案对接。与车厂合作涉及到导入、定制开发、可靠性测试和小批量导入等流程,整个过程较长。今年可能会贡献一部分收入,但不会有太大的规模。我们也制定了市场推广目标,今年争取取得更多车厂的产品定点。 四、公司新的业务的发展是一个投入期,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产生收入贡献,然后传统公交业务总体上是一个偏弱的需求环境,公司会如何实现在转型期的平稳过渡? 答:公共交通对城市公共出行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市不可能完全没有地面公交,公共交通现在的严峻形势是多种因叠加的结果,我们认为公交行业未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的交通环境,实现更健康的发展。从行业周期看,我国新能源公交车从2015年前后进行大规模推广,作为运营车辆具有八年左右强制报废的要求,因此我们预计今年开始公交车将有较大的更新替代需求,但这一增长受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的影响较大。 公司过去几年在芯片、应用软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现在新的芯片平台硬件架构已经完善,同时公司对传统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进行了梳理和优化,未来传统业务的研发投入会减少,费用也会有所降低。 公司今年也会在内部管理方面做更多的优化和调整,提升工作效率,实行降本增效,同时经营上更注重效益。 五、在SaaS相关的运管管理软件业务方面是否有新的机会点? 答:目前公司SaaS化软件在部分城市交通局智慧交管等领域有一些应用,规模不大。未来,将会在智能座舱产品上开展应用,通过SaaS化实现快速软件部署,帮助运营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六、注意到公司在雄安新区跟国家电网有充电示范站的合作,未来是否有复制推广的计划? 答:雄安充电示范站项目业主方为河北电网,项目始于2020年并在2021年底结束。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创建一个S2G的系统,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充放电互动。如果未来有相关的场景和业务需求,公司可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行业经验。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