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1-04 | 振邦智能 | -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3.02 | 2.67 | 1.07% | 46.81亿 | 2.7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99% | 14.37% | 30.63% | -2.26% | 14.5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3.57% | 23.96% | 14.50% | 20.30% | 3.3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9 | 8.35 | 85.14 | 30.32 | 0.0184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66.52 | 80.96 | 30.02% | -0.18% | 1.8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31亿 | 0.58亿 | 2024-12-31 | - | - |
参与机构 |
中邮证券,诺安基金,信泰保险,前海维嘉,中信建投 |
调研详情 |
主要交流内容: 提问1:公司对2024年业务的展望? 回复: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耕高端智能控制领域,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凭借在技术创新、高端智能制造以及品质保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智能硬件、软件及系统控制整套解决方案。 近年来,在研发方面,公司逆势扩招研发各类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丰富产品应用场景,扩宽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市场开拓方面,公司通过参加海外知名展会、加大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并积极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同时,经过二十四年的技术沉淀,且部分技术处于行业内先进,公司在业内拥有一定的美誉度,积累了一批优质的高端知名老客户。在高端制造及品质保障方面,公司持续扩大生产场地,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产品交付提供良好的保障。 因此,基于公司上述的核心竞争力,结合目前在手订单、下游客户的业绩指引、公司新业务扩展情况等因素,我们对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持乐观态度。 提问2:公司2024年对产品毛利的展望? 回复: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长远来看,理论产品的毛利率将会是下行趋势。结合公司的稳健发展战略以及“精选客户、注重业务质量”的发展思路,理论未来的产品毛利率短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迭代、方案优化更新、加强供应链管控、内部开展各项增效降本工作等措施,力争将产品毛利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提问3:公司是否有开展套期保值? 回复:公司未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公司持汇率中性原则,出口、进口业务基本直接使用美元收支;同时,公司密切关注汇率波动及经济环境变化,并根据业务发展及自身需求适度留存外币资产。 提问4:公司今后是否会持续推出股权激励? 回复: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优秀的核心人才团队是公司持续创新及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股权激励可以让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留住和吸引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司希望持续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稳健发展。但能否持续推出股权激励还需结合公司业绩、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考虑,敬请持续关注公司后续的公告。 提问5: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增长不错,实现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研发新产品,持续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宽产品的应用领域。2023年,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基于公司优秀的技术创新能力、敏捷交付能力及稳定的质量保障体系等竞争优势,得到部分新客户的高度认可,新客户放量较快。同时,公司积极研发出新产品,部分创新型产品因技术创新、功能齐全、品质稳定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客户市场销量较好,从而促进公司业绩增长。同时,公司充分利用自主研发优势,通过优化技术方案、加强供应链的优化管理,以及在内部开展各项增效降本等多种举措,助力公司2023年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实现增长。 提问6:公司2024年产能情况? 回复:为满足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深圳、第四季度在越南通过租赁的方式扩大生产场地、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及管理水平。同时,公司在深圳市光明区的自建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具体以实际进展为准)。综上,今年公司的产能理论可以满足订单增长的需求。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