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2023-11-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敏芯股份2023-11-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11-22 敏芯股份 - 分析师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 3.40 - 34.94亿 1.79%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48.86% 35.71% 165.85% 65.40% -7.0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4.88% 30.50% -7.03% 7.94% 1.26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3.58 25.90 107.61 19.12 0.0232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97.77 36.01 15.07% 0.16% -0.43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8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22亿 0.54亿 2024-12-31 预计:净利润-4500--3000 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经测算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公司在新产品领域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取得成效,在压力产品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了市场认可,压力产品线收入相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二)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的净利润经测算较去年同期亏损金额实现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公司整体销售额的大幅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的提升。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如下:1、以压力产品线等为代表的公司高毛利新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渐提高,拉升了公司整体的产品毛利率;2、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产品生产成本逐渐下降;3、公司募投项目产能的顺利释放带来产品产量的增加从而产生了规模效应,产品单位成本逐渐下降。(三)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公司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较2023年度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参与机构
中庸资产,东吴证券,中道私募,华安基金,磬盘投资,财通证券,金鼎资本,平安养老,万家基金,长城基金,朱雀基金
调研详情
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情况介绍

二、投资者问答

投资者问答:

1、目前行业的竞争格局或者说公司与国内的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有哪些?

答:众所周知,目前MEMS行业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产品较为单一,在国内亦是如此,而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家技术平台型公司,采取多产品线布局的发展战略;其次,公司以芯片设计起家,并在各个环节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工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全产业链研发和全供应链体系国产化的MEMS企业,公司的自研芯片也早以实现给品牌客户供货。

2、公司声学传感器的营收占比持续下降,现在声学传感器在各应用领域的占比大概情况是多少?

答:公司的声学传感器在消费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除了电子产品之外,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也很成熟,声学传感器目前在耳机、手机、智能家居、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占比相对较高。

3、公司研发费主要是用在了哪些地方,另外有没有一些新的布局?

答:公司注重研发人员的培养和研发技术的积累,在人员薪酬和新项目投入上均有投入,产品布局方面:消费类有周期,除消费类产品外,公司一直在积极布局非消费类产品,比如模组类等等。

4、公司的研发人员的布局情况?

答:公司重视研发人员的培养,每年都会按需求扩充研发团队,公司分产品领域布局了多个团队,团队负责的研发人员都是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的顶尖人才。

5、展望明年的话,除了主力产品还有其他新增领域吗?

答: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密切关注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努力提前部署各应用领域的发展方案,目前,公司在汽车、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加速度类产品的出货量也在稳步上升,都会为公司带来不错的新增收益。

6、公司汽车领域目前发展到哪个节点了,特别是压力模组部分?

答:公司的声学模组、压力器件一直有给汽车的系统厂商供货,但汽车半导体产品要进入车企供应链是要经过一些列安全认证的,认证周期相较于消费类电子要长,行业壁垒相对也较高,同时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7、公司什么时候能看到业绩的拐点?

答:公司上半年产品出货量已经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复苏势头且中高端产品的订单量也在持续增加,除了消费类电子之外,第二增长曲线也再积极释放,公司还是很有信心在消费类电子下行周期保持健康发展的。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