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1-20 | 同益股份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2.86 | 0.27% | 27.42亿 | 8.0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0.18% | 30.18% | -6.29% | -6.29% | 0.5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5.71% | 5.71% | 0.50% | 0.50% | 0.4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56 | 2.35 | 99.63 | 1.42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7.28 | 61.57 | 55.62% | 0.63% | 0.1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6.74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中银基金,国盛证券 |
调研详情 |
一、董事会秘书李涛女士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公司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满足客户对材料应用品质、速度、成本、结构设计和创新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品销售。公司销售的产品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主要应用于手机及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5G行业、芯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领域品牌客户产品的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或外观件。 公司于2020年在夯实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投资建设复合材料板棒材研发生产项目,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2021年,公司新增产业互联网线上销售塑料原材料的商业模式,依托同益云商互联网平台,以直销、集采、供应链金融和智慧仓储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实现塑胶原材料的线上化销售,为公司业务的数字化模式奠定基础。 二、交流环节 1、公司的经营模式? 答:公司秉承“让材料应用更简单”的使命,通过代理及方案设计、自主研发生产、产业互联网等模式,实现为10个行业、100个知名品牌、1000家大型加工企业、10000家优质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具价值的材料解决方案,满足其对材料应用的需求,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研发、生产以及技术服务方案提供商。 2、公司的核心优势? 答: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主要包括技术与服务优势、细分市场先发优势、客户与供应商资源优势、柔性供应链优势、产业链赋能优势、产业链协同优势等六大核心竞争力。 3、公司业务毛利率情况? 答:2023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终端市场需求回暖迹象初显,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电、新能源等市场实现较好销售收入。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55亿元、毛利率6%左右。同时,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期间费用同比下降。公司将继续深化供应链保障服务,努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4、公司进入复合材料板棒材生产制造领域的背景? 答:公司在不断扩大原有业务的同时,基于对新材料产业的深度洞察、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及时掌握以及对终端品牌商需求的深入了解,于2020年拓展产业链至复合材料板棒材研发、生产领域,以研发+生产+销售的模式对现有业务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公司切入同益云商互联网业务的契机? 答:同益云商将数字经济和新材料产业相结合,依托公司20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上下游资源优势,以“智能询报价SaaS”系统为核心,构建塑料行业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以直销、集采、产能预售、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仓储等产品和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赋能,深耕产业链联动与创新升级,降本增效、优化和升级运营模式、增强平台行业用户粘性,打造同益股份在新材料领域一站式数字化综合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 该平台于 2021 年上半年上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平台用户数增至9681户。 6、公司两大生产基地目前情况? 答:公司于2020年在夯实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投资建设复合材料板棒材研发生产项目,目前位于江西信丰、江苏东台板棒材生产基地处于建设过程中。其中公司在江西信丰过渡厂房的板棒材业务,于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7、公司与惠乐喜乐达成战略合作的契机以及合作方式? 答:同益股份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在2021年公司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进入了板棒材行业,该行业在欧洲比较成熟,但国内起步较晚,且中高端市场面临着进口替代的机遇。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向下游扩展,提供由板棒材加工成的零部件和精密机加工件产品。基于对板棒材未来精密机加工件的规划及其与设备的依托关系,公司拟与惠乐喜乐在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惠乐喜乐优势在于技术,未来将专注在设备的技术研发、设计上;而同益在新材料领域深耕20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具有极强的场景开发能力。未来,我们将着重开拓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及机器人等领域。 8、公司2021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答:2021年公司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生产板块业务尚处于投产初期,产能及良品率在爬坡阶段,同时受惠州政府限电、大部分产能搬迁影响,造成生产业务整体亏损。加之疫情持续冲击及国际局势动荡,波及产业链上下游,对公司业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7.3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9、公司光刻胶方面业务情况如何? 答:公司目前主要是从韩国引进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光敏剂以及色浆等产品,主要应用于LCD-TFT光刻胶等中高端市场,上述引进的光刻胶基材已进入国内光刻胶生产厂商及面板厂商持续测试中并实现部分销售,但销售收入较少。公司未来将持续关注相关市场趋势。 10、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及如何保持稳定增长? 答:公司将深入贯彻创新成长战略方针,全力搭建由代理与方案、自主品牌生产及产业互联网三大核心板块构建的版图。未来,公司将以自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基石,同时深耕现有细分市场、坚持中高端化工材料与电子材料代理双轮驱动发展,并依托同益云商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化迭代,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流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