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1-10 | 国发股份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3.47 | - | 26.89亿 | 1.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0.36% | -7.77% | -9.59% | -14.02% | -27.0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5.63% | 28.11% | -27.00% | -94.29% | 0.8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9.94 | 17.98 | 123.12 | 18.64 | 0.0031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15.83 | 197.62 | 18.55% | 0.00% | -0.9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7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11亿 | 0.42亿 | 2024-12-31 | 预计:净利润-8900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主营业务影响:1.全资子公司广州高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市场竞争加剧,为开展业务,费用相应增加,同时受客户资金紧张的影响,应收款项规模增加,账期延长,根据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政策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650万元,同比增加300万元。上述原因致其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0%。2.分公司北海国发川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受市场竞争激烈和市场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下降约25%,致使其亏损增加,全年亏损约600万元。2.全资子公司北京香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前终止重庆项目服务协议,对项目资产进行了处理;同时,为收回项目款项,减免了部分应收账款。该事项造成当期损失约490万元。(二)投资收益减少:公司持有南京华大共赢一号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共赢一号基金”)27.03%的份额,共赢一号基金投资的项目中,股票已挂牌上市的华大智造、北海康成和友芝友生物股价下跌致共赢一号基金亏损增加,公司预计本期投资共赢一号基金的投资收益约为-1,200万元。(三)计提商誉减值:公司收购全资子公司广州高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所形成的商誉,基于目前的经营 |
参与机构 |
融邦投资,招商证券,东海期货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董事会秘书向调研人员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战略、愿景、经营宗旨、核心管理团队、公司的产业及分子公司情况、公司投资华大共赢一号基金的情况等。 二、与调研人员交流,主要内容 1、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怎么样?下半年有什么计划改进? 回答: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2.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7.88%。前三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全资子公司高盛生物的客户主要为公安部门,受客户财政预算及需求下降的影响,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致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公司持有华大共赢一号基金27.03%的份额,华大共赢一号基金投资的华大智造和北海康成股价下跌致使华大共赢一号基金亏损较大,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第四季度,公司将加强市场营销,优化成本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在做好开源节流工作的同时,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2、公司制药厂产品在线上平台销售情况如何?线下营销渠道有什么拓展计划? 回答 国发川山生物制药厂拥有海宝、海马、国发三大品牌系列产品。其生产的海宝牌珍珠明目滴眼液是国内家喻户晓的眼科良药,海宝牌珍珠末、海宝牌珍珠层粉等特色海洋生物药品选材地道、疗效好,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北海国发川山制药厂在品牌打造方面做了更深入及多维度的营销策略,围绕新媒体不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目前,制药厂销售渠道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上渠道并行。线上可通过国发旗舰店、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大药房、金花大药房、万秘堂大药房等平台购买,全面满足各类消费者不同渠道的购药需求。 由于线上渠道是公司销售渠道的新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线上的销量占比还不大。 3、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哪些产品?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情况如何? 回答 2023年1-9月,公司医药流通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0.25%,医药制造实现营业收入2,774万元,同比下降23.64%;DNA检测设备、耗材及检测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938万元,同比下降36.71%;司法鉴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44万元,同比增长12.51%。 4、公司研发费用增加的情况?研发进度如何?公司未来的产品计划? 回答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511万元,主要是全资子公司高盛生物产生的。高盛生物前三季度做了以下方面的研发:完成了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STR分型试剂盒的研发,第二代数据库检验试剂盒进入了测试阶段;完成了第三代全自动工作站的开发,95%模块实现国产化并量产,新一代设备已进入投放和销售阶段。 另外,公司制药厂进行了复方首乌补液、补血当归精、生脉颗粒(党参方)等产品的工艺验证及研发,以及新产品古代经典名方济川煎的研发。由于上述项目正在进行中,尚未确认研发费用。 5、公司治理方面,实控股东涉诉,对公司管理层面有何影响? 回答: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在人员、资产、财务、业务、机构等方面保持独立性。公司控股股东朱蓉娟及一致行动人彭韬不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公司实际控制人彭韬先生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在公司管理层未担任职务。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被司法冻结及涉诉事项,目前暂不会对公司控制权及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