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0-12 | 瑞晟智能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91.44 | 3.23 | - | 15.04亿 | 1.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3.30% | -13.30% | 29.18% | 29.18% | 4.5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2.82% | 32.82% | 4.55% | 4.55% | 0.2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50 | 16.43 | 97.30 | 3.29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97.00 | 317.35 | 39.82% | 0.01% | 0.0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42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参与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问题1:公司产品研发及投入情况怎么样? 回复1:研发和创新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2020-2022年度,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公司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为12,024,180.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7%。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8项核心技术、524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34项)、23项软件著作权,另有81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未来我们将继续引进优秀人才,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持续领先优势。 问题2:公司会拓展新的智能工厂产品吗? 回复2:目前公司智能工厂装备包含了智能物流系统产品和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智能物流系统产品已从服装家纺等缝制行业逐步拓展至汽车零配件、洗涤、快递输送分拣等行业中,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制造业工厂、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等多个领域。由智能制造向绿色制造、安全制造延伸是公司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智能工厂装备产品应用于汽车行业相关的工厂中是公司拓展行业应用场景的重要战略,未来公司将继续紧跟行业趋势,积极推进产品升级与新产品布局,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问题3:公司海外市场业务怎么拓展的? 回复3:公司海外市场业务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由于税收优惠等因素,纺织服装产业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未来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同时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并根据国际市场环境进行灵活调整的可能性较高。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的企业中,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公司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综合优势、丰富的产业精耕经验优势、高性能的重要设备提供能力、快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体系化的创新研发实力、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已经在国内与众多纺织服装中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在拓展东南亚业务方面,我们将一方面跟随这些中大型企业走出去,协助他们打造示范工厂,另一方面也将利用示范工厂在东南亚当地开发新的国外客户。 问题4:公司是否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和软件系统服务领域进行新的布局或升级? 回复4: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转型的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智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逐步应用,传统的局部单机设备改造已经升级为智能化工厂的整体改造,为此,公司加强了以智能制造系统软件为核心的“数据大脑”等领域的创新,加快了智能制造系统软件的更新和发展。同时,公司在数字孪生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落地,推动智能工厂产品的数字化建模,促进更多数据采集和设备物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产品技术水平,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发展。 问题5:公司在汽车领域有业务吗? 回复5:目前,公司的智能物流系统产品在汽车相关行业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分拣、运输和存储环节。此外,公司的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也已成功应用于部分汽车工厂中。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正积极执行将公司产品向汽车行业拓展的战略。 问题6:请问近季度发展了哪些新客户,业绩是否稳步增长,疫情结束对公司有影响吗? 回复6:公司最近几个季度拓展了苏美达、百琪达、达利(中国)、江苏国泰、上海嘉麟杰、宁波弗迪电池、东莞愉丰等新项目,加强了产品向其他行业拓展的计划,公司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业务拓展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建议1:尽快发挥IPO项目产能。 反馈1:截至2022年末,公司“工业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及总部中心建设项目”皆已结项。其中,“工业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陆续进行投产,产能正在逐步释放,未来公司将积极优化募投项目的运营管理,提高产能利用率,充分释放产能,以形成稳定的营业收入,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研发及总部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提升公司研发基础设施水平、研发能力和公司办公环境促进公司整体经营效益的提升,未来公司将积极营造优越的研发、办公环境,持续引进业界优秀人才,并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以确保公司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 建议2:发力新的业绩增长点。 反馈2:公司现阶段核心产品包括智能能物流系统产品和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其中,在智能能物流系统产品领域,公司将以建设智能制造一体化工厂为目标不断创新产品(如:S9系列智能悬挂系统、数字孪生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新产品),通过不断更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司在智能物流系统产品业务的持续增长。而在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领域,随着2023年5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有望逐步推出,行业发展将日益规范化,公司将抓住这一机遇,提升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业绩。与此同时,公司将利用丰富的现有下游行业经验进行跨领域、跨地域延伸。 建议3: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交流。 反馈3:公司将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活动、接洽各类调研机构,以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进一步向资本市场展示公司的业务、战略、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信任,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