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0-10 | 艾为电子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66.18 | 4.30 | - | 168.69亿 | 3.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7.50% | -17.50% | 78.86% | 78.86% | 10.0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5.06% | 35.06% | 10.01% | 10.01% | 2.2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3.65 | 24.55 | 94.04 | 6.30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32.12 | 13.00 | 24.01% | 0.03% | 0.6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4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6.34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23000-26500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综合立体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点布局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信号链等长期价值产品,从设计、算法、应用、工艺全链条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立体的解决方案;依托产品平台型公司优势,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推出新产品。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所处的电子信息行业景气度逐步复苏和更多新的AI端侧应用场景需求,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持续拓展消费电子、工业互联及汽车领域,2024年公司营收和出货量创历史新高,产品出货量超60亿颗,综合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持续提升,全年综合毛利率预计达30%以上,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个百分点,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质增效,多项措施并举,包括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产研数字化建设,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夯实知识产权护城河,有效提升研发效率和管理效率。以上均对2024年的业绩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
参与机构 |
东财基金,东方证券,光证资管,杭银理财,仙人掌资产,国泰基金,旌安投资,宁银理财,中泰证券,广发证券,宝盈基金,上海承周资产,懿坤资产,西部证券,鸿商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正心谷资本,嘉哈基金,国金证券,安信证券,源乐晟,和谐汇一,信诚基金,盛钧投资 |
调研详情 |
第一部分:介绍公司概要、公司成长、公司团队、主要产品线等。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问题一:请介绍公司分立式OIS产品的情况。 回答: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内置MCU作为主控核心的光学防抖(OIS)和对焦(AF)控制驱动芯片产品客户端量产,该产品基于软硬件结合的SOC设计方法,从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全面覆盖,实现图像及视频光学防抖的全套解决方案。公司基于已量产的集成式OIS产品,再度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完成了分立式OIS控制驱动芯片产品。该产品片内集成霍尔传感器;集成14bit高精度ADC,实现对片内霍尔信号的精确采样;内置PID算法。 问题二:请介绍公司可靠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的情况。 回答:公司目前已经建成约6000平方米的可靠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加强实验室和测试中心的建设。自有可靠性实验室相对外包第三方测试能够提供更高更严格的可靠性保障,从而为艾为产品在手机、AIOT、工业、汽车等各大领域打造可靠性及高品质保驾护航。高标准的可靠性验证已成为艾为产品品质保障的标准工作流程。测试中心包括CP测试和量产测试,也为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切实为手机、AIOT、工业、汽车等各大领域客户提供优质的品质保障。 问题三:公司目前在下游汽车领域的进展情况。 回答:公司产品已逐步从消费电子领域转向AIOT、工业、汽车等领域,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客户有:比亚迪、现代、五菱、吉利、奇瑞、零跑等,同时我们也在加大对中高功率产品的研发进程,从而满足汽车领域客户的需求。 问题四:相比友商,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回答:放眼全球前几大模拟公司都是平台型公司,我们打造了多品类、多领域、多客户的平台化格局;同时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及人才体系建设,开展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变革,采用先进的IPD管理方法,为公司规模的扩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另外公司拥有自己的可靠性实验室能够提供更高更严格的可靠性保障,为打造高品质可靠性产品保驾护航。 问题五:近期海外模拟芯片公司纷纷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公司对此如何看待? 回答:近期海外公司的价格战总体而言对公司的影响较小,公司很早在手机等消费领域就通过自身的内生力实现了国产替代,近年来公司在技术上也在不断迭代演进。随着AIOT、工业、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开拓,未来半导体行业的规模增长空间很大,所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待大家去发掘,国产替代的空间也非常之大,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