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9-25 | 华民股份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9.20 | - | 51.90亿 | 3.5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09% | 4.09% | 29.80% | 29.80% | -15.9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0.80% | 0.80% | -15.90% | -15.90% | 0.02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75 | 13.41 | 121.50 | 0.9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63.64 | 55.89 | 85.37% | -0.80% | -0.2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75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西部证券 |
调研详情 |
1、请介绍公司光伏产业的基本情况 答: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从事光伏新能源、耐磨新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光伏领域主要从事高效N型单晶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以满足包括TOPCon、HJT和IBC等N型高端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产品主要包括单晶硅片和单晶硅棒。 目前公司在云南大理投资了高效N型20GW的拉棒、14GW的切片项目。一期4GW拉棒已全面投产,4GW切片已完成调试,二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并陆续开展相关设备招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有望投产。另外,公司联合华晟新能源、宇晶股份在安徽宣城设立鸿晖新能源,投建的10GW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项目厂房已经封顶,预计今年11月底可点火投产。 公司已经与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或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正泰新能、一道新能源、华晟新能源等分别签订了长单,累计金额超过百亿元。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打通上下游形成硅片、电池、组件及智慧电站为核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实现新能源、新材料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2、请问N型与P型硅片生产所需设备有哪些区别? 答:公司全产线配备的都是行业最先进的大型单晶炉及大尺寸的切片机,可以同时满足N型和P型硅片的生产。在生产设备方面,N型和P型没有显著差异,例如在拉晶环节,单晶炉是不分N型和P型的,只有炉径大小会决定最后拉棒的尺寸,主要区别在用料和工艺上,其中N型硅片对于硅料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以及在热场方面,拉制N型硅棒所需热场的要求和成本会更高一些。 3、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下游哪些技术路线? 答:公司聚焦于高效N型单晶硅棒、硅片,目前公司已先后在云南和安徽投建了两大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可以满足包括TOPCon、HJT和IBC等N型高端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下游客户不仅有正泰新能、一道新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等TOPCon路线电池厂商,也包括了华晟新能源、国晟新能源、金刚光伏等HJT路线电池厂商。 4、请问公司是否有因石英砂紧缺而导致坩埚紧张的情况?主要的坩埚供应商有哪几家? 答:截至目前,公司从未因石英坩埚供应紧张而停产,主要是鸿新新能源一期规模为4GW,坩埚使用量较小。同时,公司也与坩埚供应商河北硕日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 目前公司坩埚供应商主要是曲靖佑鑫、红河邦德、欧晶科技以及河北硕日这四家。 5、热场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公司主要采购热场供应商有哪些? 答:热场设计和热场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拉晶质量和效率,公司热场材料主要供应商为金博股份和西安美兰德,同时也有其他厂家正在做产品导入。 6、公司是否有导入超导磁场技术?未来如何控制氧含量水平? 答:超导磁场降氧工艺相较于常规降氧会更大幅度降低含氧量,但也面临超导磁场成本较高的压力。公司目前暂未导入相关技术,未来公司将通过改变炉体设计、永磁磁场等常规降氧技术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含氧量的降低。 7、吸杂工艺处理后硅片效率会有提高吗? 答: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吸杂技术并不是对所有硅片有增益,只有在少子寿命较低的硅片上采用吸杂工艺后,才会有比较明显的转换效率提升的效果。 8、请问公司有将颗粒硅用于N型硅片生产吗? 答:目前行业内有个别企业在使用颗粒硅来生产N型产品,使用颗粒硅可有效降低成本,但同时对成晶率也有所影响。目前公司暂未批量使用,后续将持续密切关注颗粒硅的发展趋势。 9、请问公司未来如何降低成本? 答:公司将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一方面,将增强硅料价格的市场预判能力,采取集中采购的模式,整体降低硅料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单产、提高良率、提高人工效率、严格控制期间费用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非硅成本,目前已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落实了责任人、考核指标和激励方案,通过上述方案的落地,公司降本措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鸿新新能源项目二期还规划了220KV电站和氩气回收站,随着二期项目投产,生产用电成本与氩气成本也将明显降低。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