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中精密2023-09-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凯中精密2023-09-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9-20 凯中精密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现场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25.67 2.54 2.75% 49.09亿 3.67%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21% -3.21% 75.51% 75.51% 6.81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8.24% 18.24% 6.81% 6.81% 1.3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75 6.23 91.55 1.97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74.53 62.52 44.51% 0.13% 0.74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1
报告期 2025-06-30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0.06亿 2025-03-31 预计:净利润10100-12000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作为连接器等精密零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新项目定点。
参与机构
诺安基金,国泰君安
调研详情
1、问:根据公司最近的几次定期报告,公司在原有的换向器业务上开拓了新能源、储能业务,能简单介绍一下公司最新的产品情况吗?

答:公司为全球众多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配套新一代平台接口关键核心零组件,同时是换向器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依托在精密零组件领域的核心优势,抓住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工业4.0发展机遇,围绕核心客户需求,横向拓展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汽车轻量化及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精密零组件、以及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领域的产品。

公司在新能源、储能方面的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busbar/结构件、驱动电机连接器、电控系统逆变器/传感器组件、汽车轻量化零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热交换器等。公司核心客户的百余款定点产品已转量产并持续放量,伴随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问:请问公司主要客户有哪些?是否有开拓新的客户?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答:公司是全球头部新能源车企的供应商,与戴姆勒、丰田汽车、德国博世、日本电装、采埃孚、马勒、法雷奥、万宝至、大陆、博格华纳、埃贝赫等世界级优质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深度一体化。公司研发技术沉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为国产头部新能源车企量产供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零组件,并积极拓展造车新势力、储能领域等相关客户新项目。公司下游新能源客户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且多为产品生命周期6~8年的平台项目。

3、问:公司相较于同行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答:公司核心竞争力:

(1)稳定优质大客户资源:公司与行业顶尖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业务覆盖全球。

(2)多维协同开发优势:公司具备与世界前端技术同步的技术能力,已熟练掌握了精密冲压技术、精密塑料成型技术、光纤激光焊接技术、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可实现与客户深度OEM和ODM,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技术创新解决客户痛点。

(3)全产业链配套优势:公司拥有原材料自制(铜排、铝排)、行业领先的模具自制、智能装备自制能力,配备业内顶尖的(CNAS)认证实验室,多个生产园区拥有电镀资质,为全球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4)全球化布局:同时在中国、德国、日本有多个生产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客户支持中心,拥有国际化销售、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可实现本地化生产、快速响应和全球交付。

4、问:公司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未来规划?

答: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7%。公司新开发国产头部新能源车企客户,多款定点产品已陆续量产交付,并持续获得新项目定点。此外,公司正在为行业知名客户研发雨刮簧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热交换器等新产品,现处于样品认证阶段。公司不断加快技术沉淀转化为市场成果的进程,持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通信消费等多个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5、公司为实现业绩反转进行了哪些改善措施?

答:公司主要从技术改进和运营管理改善两方面入手,一:在技术改进方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技改和自动化,提升产线稳定性,提高良品率,实现减员增效,降低成本;二、在运营管理改善方面,通过精益改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研发、过程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和准时交付率,降低质量和交付成本。同时,公司将整合国内外资源,总部与海外公司高效协同与一体化融合,搭建专业化平台一体化运作,资源协同、信息共享、技术能力互通、供应链协同和集成产品开发,助力公司新业务快速发展、改善海外公司业务结构和效益,实现协同效益。

6、请问公司生产研发布局情况?

答:目前公司在国内和欧洲同时拥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在中国深圳、广东、上海、长沙、香港及日本、德国等地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和客户支持中心,打造“本地化生产+全球交付”的产业布局,实现快速响应,不断提升对核心客户的服务能力。公司在国内和欧洲的研发中心资源和技术互通共享,为全球客户提供核心精密零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