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9-05 | 佳讯飞鸿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66.12 | 2.11 | 0.63% | 46.84亿 | 2.4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2.09% | -32.09% | -310.45% | -310.45% | -23.4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3.20% | 43.20% | -23.41% | -23.41% | 0.5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9.28 | 54.94 | 123.37 | 8.3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430.21 | 813.01 | 27.51% | -0.06% | -0.2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63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银河证券,西南证券 |
调研详情 |
一、参观公司展厅 二、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023年是实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的,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之年。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公司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乘“新基建”加速发展的东风,以“+5G”策略为核心,自主研发了大数据平台—“飞鸿数”平台,智能视觉平台—“飞鸿安视”平台、私有云平台—“飞鸿云”平台、物联网平台—“飞鸿物联”平台等多个基础平台及应用平台,以高质量发展穿越周期,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智慧化运维、智慧化管理,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14.83万元,同比增长3.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7.09万元,同比增长32.82%;剔除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2.05万元,同比增长80.96%。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近7亿元。 三、投资者提问 问题1: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同比增长80.96%,7亿元左右的在手订单,在市场开拓上具体都有哪些进展? 答:上半年,公司深耕交通、国防、海关等传统优势行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行业提质增效,拓展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产品的行业应用场景,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 公司为“神州16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安全保障支撑;携十余款自主研发产品与解决方案参加了2023第八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 全资子公司航通智能中标滁州保税物流中心智能化采购及安装项目、二连浩特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系统)项目、承建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建设项目(EPC)海关信息化系统及配套设备工程等,提升园区跨境贸易、口岸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其自有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在途监管系统软件首次走出国门,应用于海外市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贡献力量。 公司紧跟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趋势,前瞻性的布局数据安全行业市场,通过构建数据价值共享生态,达成数据要素价值的最大化商业应用,进一步完善公司战略业务布局及产业链条,投资了入选国际知名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隐私计算代表厂商——杭州锘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其开展联合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未来,通过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达成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与保护的产业化链条打造,形成更加全面、综合性的智慧化解决方案,更完善的数据服务能力,打造数据和价值之间最安全可靠的桥梁,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及数字中国建设。 问题2: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17.78%,公司也一直维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7,418.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78%。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用于5G相关产品的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行业应用的研发,相关军工类新产品的研发,既有产品的升级维护等,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拥有多项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已注册和被受理的专利235项,其中发明专利157项;未申请专利以技术秘密保护的专有技术8项;软件著作权399项。 公司与包神集团共同开展的“重载铁路车站关键行车设备自动检测与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一步拓宽了AI和大数据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场景,并首创了基于5G网络下的工电供监测数据回传,开辟了5G网络时代,重载铁路行车设备监测数据的高效利用先例。 公司与京港地铁签订“城市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合作研发协议,聚焦城市轨道交通关键基础信号设备道岔转辙机的运维需求,为智能装备加快迭代升级,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问题3:交通行业的营收占比达到了75%,公司如何看待铁路行业的发展呢? 答:2023年1-7月,全国铁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同比增长7.1%。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2023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到,到202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其中高铁5.3万公里,普速铁路11.7万公里。而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由上述数据计算,未来五年每年将新增铁路里程3,000公里左右,其中每年新增高铁里程2,200公里左右。我国铁路领域关于科技创新的首个五年发展规划——《“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六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智能铁路”建设层面,将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铁路技术装备、工程建造、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强智能铁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推进大数据协同共享,促进铁路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提升铁路智能化水平。 市域铁路是推进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发展市域(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2018-2022年,市域快轨线路长度持续增加,制式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656.50公里增加至1,223.46公里,累计新增566.96公里;市域快轨系统在城轨交通系统中的制式占比也由11.39%提高到11.89%。2023年上半年,新增市域快轨99.83公里,同比增加448.52%。 公司一直致力于交通领域的解决方案应用,凭借其对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刻理解、对传统业务以及未来业务的无缝扩展、技术和业务场景的创新融合,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以及快速服务响应等独特优势,相关产品已覆盖铁路18个路局,并已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项目中提前布局、全面投入并参与相关建设。公司相继参与北京大兴机场线、重庆地铁、成灌快速铁路、广珠城际、莞惠城际、佛莞城际以及山东济莱市域、青连城际等市域、城际铁路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市场拓展经验及成功应用案例。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攀升,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释放更大的市场活力,助力公司实现在该业务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问题4: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牵头申报团体标准《城际、市域(郊)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的情况。 答: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公司聚焦作为运输指挥关键系统之一的调度通信系统,从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运输组织和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联合中铁设计牵头申报团体标准《城际、市域(郊)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充分发挥优势技术的引导作用,助力解决城际、市域(郊)铁路与其他轨道交通制式的跨线运行难题。近日,该标准已通过铁路卫星应用专委会的立项和大纲审查。 审查专家认为该标准反映了调度通信系统融合发展的技术发展趋势,符合城际、市域(郊)铁路技术发展政策和应用需求。编写工作大纲充分考虑了城际、市域(郊)铁路的调度通信系统特点,主要采用MCX核心技术构建有线无线合一的多媒体调度通信方式,对推进四网融合建设有技术指导意义。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