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8-16 | 元力股份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0.85 | 1.58 | 1.37% | 52.88亿 | 0.9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7.14% | -7.14% | -39.66% | -39.66% | 10.8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3.35% | 23.35% | 10.88% | 10.88% | 1.0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38 | 12.14 | 90.44 | 5.8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71.81 | 38.52 | 19.07% | -0.17% | 0.4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73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东吴证券 |
调研详情 |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2、问:公司未来总体发展思路? 答:公司未来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立足活性炭产业链,打通环保应用;产品向健康医药、环境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化转型;并以“绿色轮胎”为契机,拓展高分散性白炭黑市场;以建设循环产业园引领绿色发展,延链、强链完善公司产业链条,践行绿色、高效、低碳的发展模式。通过对现有业务进行巩固升级和战略延伸,逐步将公司打造成碳材料、硅材料开发、生产及相关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3、问:活性炭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在哪? 答:公司是国内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木质活性炭生产企业,连续多年木质活性炭产量、销量、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面向国际市场、中高端市场的能力日益增强。公司要继续扩大在活性炭行业的领先地位: (1)在食品、医药等木质粉状炭应用的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强化规模效应,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议价能力。 (2)着力推进除木质以外的生物质活性炭产品及应用拓展,如果壳类活性炭、竹基颗粒炭、稻壳炭等,实现公司的活性炭业务向全品类、综合服务型发展。 (3)以“超级电容活性炭”研发为起点,把握活性炭材料及特种高端活性炭产业发展机遇,发挥活性炭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加快形成公司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为公司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提供新的动力。 4、问:公司技术优势明显,自主性如何? 答:公司长期坚持“技术创新”战略,系统开发并掌握了活性炭生产工艺、生产装备、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做到自主可控。 5、问:公司产能会继续扩大吗? 答:公司活性炭、硅酸钠、硅胶的产能利用率、产销率保持在高位,目前正在通过实施的募投项目及“年产32万吨固体水玻璃项目”等,持续稳步扩大公司生产能力。并且随着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的扩展,市场若提出更大需求时,会考虑新的产能扩大方案。 6、问:公司在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方面如何考虑? 答:公司已于7月推出“事业合伙人中长期持股计划”,2024年起开始,为期10年,每年度一期:通过赋予与公司有共同价值观,愿意与公司共创、共担和共享的同事持股的长期激励机制,有效激励高级管理及核心技术人才的创业拼搏精神,有效推动与促进公司“经理人”向“合伙人”身份的转变;将核心人才与公司深度绑定,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实现员工、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多赢。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