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2-10-31 | 中化国际 | - | 三季报业绩解读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25 | - | 152.51亿 | 1.9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7.01% | -7.01% | -38.64% | -38.64% | -4.0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06% | 3.06% | -4.03% | -4.03% | 3.3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05 | 4.39 | 104.83 | 0.51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6.33 | 24.26 | 66.37% | -0.42% | -3.5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2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41.21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94911--80675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处行业环境仍处于低迷,国内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通过持续加强卓越运营能力建设,从营销拓市增收、生产提负降耗、供应链极致降本等方面系统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以碳三为代表的装置稳定运行,产能负荷逐月提升,一体化产业链效能及成本优势逐步开始显现,新装置亏损情况环比收窄。1)销售端: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强化销售节奏管理、拓展海外销售、强化细分市场策略研究等举措,实现销量较同期增长。2)生产端:开展百日生产竞赛,大幅提升装置产量,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13%;通过电力、蒸汽对标和价格谈判等大幅降低能源成本,生产不变价成本同比降低2.4%;开展精准维修时点工作,维修成本下降14%。3)供应端:通过“两压价、三优化”大力开展总部集采,对纯苯等主要原材料和MRO开展集中采购,采购成本节降3.5%;落实物流集采,实现物流端单吨成本下降4.2%。此外公司致力于持续提升营运资金周转效率,加强现金流管理,全方位提升现金流韧性,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60%-70%;同时积极优化债务结构,保障公司流动性安全,维持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健。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五个板块,包括基础原 |
参与机构 |
机构投资者,华安证券,国海证券 |
调研详情 |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