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4-27 | 天迈科技 | 公司五楼会议室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4.92 | - | 23.88亿 | 2.6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36.18% | 136.18% | 95.52% | 95.52% | -5.3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5.22% | 35.22% | -5.32% | -5.32% | 0.1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0.54 | 57.40 | 102.16 | 8.06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452.03 | 579.90 | 29.13% | 0.65% | 0.01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1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60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6500--5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导致订单不足,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同时公司加大智能座舱业务的资源投入,由于智能座舱业务尚在投入阶段,还未能贡献收入和利润。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公司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致力于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优化成本结构,以期改善当前的盈利状况并增强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
参与机构 |
参与网上业绩说明会的不特定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1、公司已连续亏损三年,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所处行业是智慧公交行业,主要客户群体是各地公交公司。2020年初疫情爆发,给公共交通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三年来,公交企业普遍面临客流量下滑、收入和政府补贴减少、防疫成本减少等诸多困难,据公开新闻报道,公交公司停运、欠薪现象时有发生,公交公司信息化建设、公交车采购等需求出现明显减少,智慧公交行业需求下滑严重,给公司业务拓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公司近三年业绩出现下滑。但公司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客户流失现象,也未出现公司核心产品被竞争对手替代的情形,公司核心产品在市场上仍具有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公司持续经营不存在重大风险。公司也已经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经营,2022年度经营业绩已明显好转,公司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核心财务指标明显改善。后续,公司也会继续采取措施,创新收入模式,扩大收入来源,努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争取以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2、公司今年一季报业绩依旧亏损,尚未扭亏,且订单也不如往年同期,请问是何原因导致?是否正常,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今年能否实现业绩上的扭亏为盈? 答:公司主要客户群体是公交企业,通常受其年度采购预算及审批周期影响,公交企业的采购业务在下半年进行招标、验收和项目结算较多,公司销售收入一般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较高。因此从往年看,公司一季度收入普遍较少,出现经营性亏损。另外,今年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行业需求复苏需要一定的传导周期,同时也受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影响。今年公司会加大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推广力度,增加销售和市场端投入,加快已签署合同项目的实施交付。同时,探索新行业发展机会,增加公司收入来源,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3、智慧公交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较小,公司未来将开拓哪些新的业务来增加收入? 答:公司一方面继续保持智慧公交业务的发展优势,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围绕大交通行业进行拓展,进入智慧交通其他细分领域。同时向汽车智能网联方面发展,开发智能驾驶舱等产品,进入汽车电子行业。目前新业务正在筹划阶段,尚未给公司带来应收和利润,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4、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未来公司一方面会继续保持在智慧公交领域的发展优势,深挖行业需求,推动公交企业运营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另一方面公司也会创新收入模式,开拓新的业务,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充分利用公交客户资源优势,与公交企业协同发展,帮助公交企业丰富出行服务方式、开展多元化经营,同时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2、利用公司在车联网、卫星定位、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向汽车智能网联方面发展,开发智能驾驶舱等产品,切入汽车电子新赛道;3、开展SaaS化服务,推动公司向软件公司转型,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