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1-05 | 润泽科技 | 电话会议 | 分析师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48.21 | 8.28 | 1.07% | 841.85亿 | 3.5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1.40% | 21.40% | -9.29% | -9.29% | 35.59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9.73% | 49.73% | 35.59% | 35.59% | 5.96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05 | 6.28 | 63.33 | 0.69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63.39 | 84.78 | 63.56% | 0.13% | 5.0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49.92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个人投资者,平石资产,天津银行,南方天辰,中国人保,光大理财,太平洋资产,光大股权,中金资本,华安基金,上海磐厚,盘京投资,恒生前海,建信基金,宁波仁庆,宁波嘉富,浙江韶夏,海富通,太仓东源,恒金集团,国泰租赁,中道投资,弘毅远方,国元证券,上海和谐汇,国新证券,上海白犀,兴证全球,上海彤源,博芮投资,罗宾木业,江西江投,信达自营,华鑫国际信托,申银万国,苏州创朴,长城证券,盛泉恒元,第一创业证券,长江通信,上海标朴,平安基金,安信基金,信银理财,龙马投资,浙江华舟,浙商证券,华实浩瑞,盈科创新,国元研究所,生命保险,中荷人寿,无锡金投,上海纯达,财信吉祥人寿,泰德圣投资,兴业银行,颐和久富,中银基金,恒泰证券,英大证券,华泰联合,兴银投资,华贵人寿,上海铂绅,上海大正,华富基金,瑞木资产,紫金矿业,江西大成,深圳前海珞珈方圆,苏豪投资,安徽铁路基金,博时基金,徐工资本,上海涌津,五矿国际信托,富敦投资,同元和泰,太平洋证券,北京枫瑞,财信证券,Millennium Capital,银河证券,云投资本,望睿投资,华能贵诚信托,融通基金,钜派投资,浙江宁聚,天风证券,前海开源,深圳展博,灏浚投资,湖南湘投,平安证券,安信证券,汇丰晋信基金,汇付投资,北京泰德圣,中信建投,中邮创业,中电基金,尼尔森,江苏苏豪,羿拓榕杨,山东民控,中原证券,上海德汇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沈晶玮,感谢天风证券的唐海清老师、袁昊老师,安信证券的赵阳老师、夏瀛韬老师,给我们组织了本次投资者交流会,也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润泽科技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开发及运营超大规模、高等级、高效高性能数据中心集群,是一家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经济圈和西北地区5个区域布局6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总体规划56栋数据中心,29万个机柜。 公司作为资本市场新兵,成立于2009年,前十年公司一直在京津冀耕耘投入,直到2019年度公司才第一次实现报表盈利,也算是彻底走通了超大规模园区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从2019年之后公司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我们业绩的成长速度在这几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快速增长。2019年度至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着超过40%年复合增长,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保持着超过150%的年复合增长,根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估算,2022年度公司将实现净利润为12.4亿元至13亿元,初步完成了全年经营考核指标。 公司在2019年实现盈利的同时,按照廊坊的标准在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经济圈和西北地区复制了5个超大规模的园区级数据中心,截至目前,长三角平湖数据中心、大湾区佛山数据中心、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均已具备交付条件。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润泽快速发展的一年,公司从2023年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从1个园区级数据中心贡献收入扩展到全国4个园区级数据中心齐头并进的新阶段。 公司的主要优势包括: (1)资源禀赋: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6个超大规模园区级数据中心,核心数据中心位于北、上、广、深卫星城,储备29万个机柜; (2)园区级数据中心运营经营:公司是行业内比较早、拥有长达十三年的园区级数据中心运营经验; (3)盈利能力:公司园区级数据中心与核心区域且超过1万个机柜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类似,均拥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从2023年开始,公司主运园区级数据中心也由1个变成4个,正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4)销售模式:公司从很早就开始和运营商全面、深度绑定战略合作; (5)运营模式:公司采用“自投、自建、自持、自运维”的模式,数据中心建设标准高,同时也拥有业内规模较大的自运维团队。 二、问答环节 Q1、近期有关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政策非常多,公司政企类客户需求情况怎么样,客群结构有没有变化,新增客户需求情况怎么样? 【回复】 公司从2023年开始由1个园区级数据中心扩展到4个园区级数据中心。廊坊这边终端客户结构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原有客户的扩容性需求,但是结构上有一些小的调整,我们原来前十大客户中的一些政企类终端客户,他们的需求增加很多,上架速度也在提升,可能与您讲的政企相关的业务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些客户原本就是我们终端客户,对我们来说也是原有客户的扩容性需求。 正在交付的外地数据中心,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互联网和云终端客户外,新增了一些产业客户的需求,就是那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目前有一些意向性订单来自这类客户,这类客户一般要的是高功率机柜,甚至是液冷机柜。这类客户单个客户的需求量不大,但是这类客户的数量较多,这也是我们未来着重开发的一个新领域。 Q2、公司销售模式主要是通过与运营商合作一起去服务终端客户,运营商在数字经济中承担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从未来需求侧来看,廊坊以外投产数据中心锁定运营商的情况和运营商反馈如何? 【回复】 廊坊属于公司主基地,目前公司能交付出来的机柜基本上都用来满足老客户的扩容性需求了。外地正在交付的平湖、佛山、惠州三个数据中心以及今年下半年将要交付的重庆数据中心均已经和运营商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目前正在交付的三个数据中心,都是在需求比较旺盛的地方,同时我们每个点开始都是交付1栋数据中心6000个机柜,这个量并不大,在供给方面的影响也不大。目前的意向性的订单还可以,这里面不仅包括我们原来老客户在外地的新布局,还包括我们新开发的一些客户。所以目前整体的意向性还比较良好,与我们的预期也差不多。 Q3、外地所开发的传统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对机柜容量以及上架的需求是如何看待的?外地布局机柜的功率和廊坊有变化吗? 【回复】 这类公司对功率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10kW,还有一些客户需求是液冷机柜,要求是20kW或者30kW。外地项目机柜的整体平均功率会比廊坊这边高。 Q4、公司液冷机柜的应用情况以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回复】 公司已经做了浸没式液冷和冷板式液冷实验机房,其中浸没式液冷,PUE指标非常好,但是结合用户侧的需求,大规模商用还需要时间来培养。冷板式液冷是公司未来的一个主流技术方向,客户对此接受程度较好,已经开始准备批量交付液冷机房。 Q5、公司数据中心总的建设成本中各项占比情况? 【回复】 公司数据中心在一线城市的卫星城,且规模较大,公司土地成本在整个建设成本中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司数据中心土建成本大约占20%,设备成本大约占80%。 Q6、目前公司数据中心的PUE情况? 【回复】 公司正在交付和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设计PUE均满足当地政策要求。公司A1-A8数据中心2020年PUE整体在1.4左右,经过两年的技改,已经下降了很多,个别单栋数据中心已经降到 1.3以下,但是2022年整体PUE预计还是略高于1.3。 Q7、长三角目前有一些中小型数据中心,近年来由于价格战的原因都出现亏损的情况,公司外地数据中心是否会同样面临较激烈的竞争? 【回复】 IDC这个市场一直存在价格战,2014年、2015年环京地区也出现过价格战,与现在的长三角情况很相似,目前长三角的价格战已经过了最差的时期,现在价格已经有了一定的回升。 价格战会导致IDC部分供应量缩减,一部分竞争者由于亏损会退出这个行业,一部分竞争者即使拿到了能耗指标,可能会考虑投建成本的收回,也会减少供应。在双碳政策和东数西算政策的背景下,同时国内电力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国家也在对一些不合规数据中心做各种清理,规范行业发展。随着供给侧逐渐出清,而需求侧一直还在增长,市场会慢慢回归理性。 Q8、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比同行高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公司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等折旧年限是由公司和运营商签订合同的年限来决定的吗?后续是否存在变更折旧年限的可能性? 【回复】 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构成比较多,如果查阅他们分部报告,公司毛利率与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的IDC业务毛利率相当,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IDC业务平均毛利率。目前核心位置的园区级数据中心的毛利率都较好。公司毛利率高于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IDC业务毛利率,主要原因:公司属于园区级数据中心,同时为批发模式,上架率较高,上架速度较快;公司选址原则是“价值洼地服务价值高地”,公司数据中心在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土地、电力、人力和运营成本都低于一线城市;公司采取“自投、自建、自持、自运维”的模式,通过全国集采优势,投建成本会低一些。 公司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等折旧年限不是由公司和运营商签订合同的年限决定。公司目前的折旧政策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类似,我们设备物理使用年限甚至长于目前会计折旧年限。对上市公司来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都是比较重大事项,公司不会随意变更。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