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策略
深入了解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策略
沃伦·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坚定信仰者,他一直认为人们应该只购买那些基本面稳健、盈利能力强且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的股票。尽管这些听起来像是简单的概念,但要发现它们并非总是容易的。幸运的是,巴菲特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原则,帮助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投资理念。
核心要点
-
沃伦·巴菲特以将价值投资理念普及给大众而闻名,倡导投资于那些显示出强劲盈利能力和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
-
为了深入分析,巴菲特确定了几个核心原则,涵盖业务、管理、财务指标和价值等类别。
-
巴菲特倾向于投资那些向股东分配股息的公司,并且喜欢那些承认错误的透明公司。
巴菲特的投资风格
巴菲特的原则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
业务
-
管理
-
财务指标
-
价值
本文将探讨每个类别中的不同概念。
业务原则
巴菲特将他的投资限制在那些他能够轻松分析的业务上。毕竟,如果一家公司的运营理念含糊不清,就很难可靠地预测其表现。正因如此,巴菲特在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并未遭受重大损失,因为当时大多数科技股都是新兴且未经验证的,导致巴菲特避开了这些股票。
管理原则
巴菲特的管理原则帮助他评估公司高层的历史记录,以确定他们是否将利润重新投资回公司,或者是否将资金以股息的形式重新分配给股东。巴菲特倾向于后者,这表明公司渴望最大化股东价值,而不是贪婪地独占所有利润。
巴菲特还非常重视透明度。毕竟,每个公司都会犯错误,但只有那些公开承认错误的公司才值得股东信任。
最后,巴菲特寻找那些做出创新战略决策的公司,而不是简单模仿其他公司策略的公司。
财务指标原则
在财务指标方面,巴菲特关注低杠杆、高利润率的公司。但最重要的是,他重视经济附加值(EVA)的计算,该指标估算公司在扣除股东权益后的利润。换句话说,EVA是净利润减去筹集初始资本的支出。
乍一看,计算EVA指标似乎很复杂,因为它可能涉及超过160项调整。但在实践中,通常只根据个别公司及其所在行业进行少数几项调整。
经济附加值=NOPAT−(CI×WACC)
其中:
-
NOPAT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CI = 投入资本
-
WACC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巴菲特的另外两个财务原则在理论上与EVA相似。首先,他研究他所称的“所有者收益”。这本质上是可供股东使用的现金流,技术上称为股权自由现金流(FCFE)。巴菲特将这一指标定义为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任何资本支出(CAPX)和营运资本(W/C)成本。所有者收益帮助巴菲特评估公司为股东创造现金的能力。
价值原则
在这个类别中,巴菲特致力于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他通过预测未来的所有者收益,然后将其折现到当前水平来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巴菲特通常忽略短期市场波动,专注于长期回报。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出现诱人的交易,巴菲特会利用短期波动。例如,如果一家基本面强劲的公司股价突然从每股50美元跌至40美元,巴菲特可能会以折扣价多买一些股票。
最后,巴菲特创造了“护城河”这一著名术语,他将其描述为“为公司提供明显优势并保护其免受竞争对手入侵的东西”。
巴菲特意识到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具备运用他的分析工具所需的专长,并建议新手投资者考虑低费用指数基金,而不是个股。
总结
巴菲特的原则为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奠定了基础。但应用这些原则可能很困难,因为需要收集的数据和需要计算的指标。但那些能够成功运用这些分析工具的人可以像巴菲特一样投资,并看着他们的投资组合蓬勃发展。
翻译自:https://www.investopedia.com/investing/warren-buffetts-investing-style-reviewed/
本文是原文翻译和译者精心编辑之后的呈现